據金融界報道稱,中美近日在日內瓦經貿發布會談聯合聲明,同意大幅降低加征的關稅“為期90天”。美方暫停2025年4月實施24%的關稅,保留10%的關稅;美方取消2025年4月宣布加征的報復性關稅——總體上來講,將對中國商品關稅從145%下調至30%。設定了“90天暫停期”,在這90天之內將繼續展開磋商,以確定“24%的關稅”是否會被加征。換句話說,這更像是“停火協議”而非“和平條約”。短期內是利好,但整體形勢并未根本改善,二次加征的風險依舊存在。
未來中美談判主要集中在兩條主線,一是基于廣義貿易和市場準入的談判,主要是針對暫緩的24%關稅部分;二是芬太尼問題談判,主要針對20%的關稅。這和對加拿大、墨西哥的處理類似,需要公安/緝毒口的官員進行磋商。如果能達成一致,今年加征的關稅水平可能階段性進一步下降至10%。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方除了對等價降低關稅外,還額外附加了“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的條款,我們認為其中對于稀土出口的限制可能是美國經濟重要的“七寸”。
美國白宮(資料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表示,中美雙方在日內瓦的經貿會談達成多項積極共識,同意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美方承諾取消91%關稅,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相應地,中方也取消91%反制關稅,暫停實施24%的反制關稅。雙方各自保留10%的關稅。美方以芬太尼為借口對中國無理加征兩輪關稅,中方均第一時間采取包括關稅和非關稅措施在內的反制舉措,堅定維護自身正當權益。這些反制措施仍然有效。
另外,在中美聯合聲明的開頭,寫了這么幾句話,包括“中美都認識到了可持續的、長期的、互利的雙邊經貿關系的重要性”,以及雙方同意“本著相互開放、持續溝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向前發展”。或許大家會以為這只不過是幾句可有可無的客套話,但要注意的是,這幾句話實際上是中方過去一直向美方要求和強調的,而且基本上就是中方提出的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核心精神,這一次它居然被寫進了中美聯合聲明中,這也就意味著,中方對中美關系的理解與要求,已經完全被美方照單全收了。
美國前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資料圖)
然而,美國前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近日稱,美方已向中方明確表示,若在芬太尼問題上不進行協調,中方必須付出代價,而且中國確實有能力阻止芬太尼前體化學品的流通。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責任在美國自身。美方無視中方善意,對中國無理加征芬太尼關稅,這嚴重沖擊中美在禁毒領域的對話與合作,也嚴重損害中方利益。他強調,美方如果真心想同中方合作,就應該停止對華的抹黑推責,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中方進行對話。
中方2023年發布的《美國國內毒品問題現狀》報告指出,美國是全世界毒品問題最嚴重的國家,吸毒人數約占全球的12%,是其人口占全球比例的3倍。根據美國疾控中心下屬的國家衛生統計中心的估算,在2023年全國共有107543人因吸毒過量死亡,其中有74702人死于芬太尼。在1999年,芬太尼過量使用導致了730人死亡。經過了20多年的時間,這一數字已經翻了一百倍。因過量吸食芬太尼導致的死亡人數兩倍于甲基苯丙胺(冰毒)、近三倍于可卡因、十幾倍于海洛因。
華盛頓(資料圖)
美國至今仍未永久整類列管芬太尼,相關監管措施也遲遲沒有落實到位,導致藥物濫用和毒品泛濫問題愈演愈烈。美國人口占全球人口不到5%,卻消費了全球80%的阿片類藥物,可謂全球禁毒事業的黑洞。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2023年,以芬太尼類物質為主的合成阿片類物質濫用過量致死人數達7.5萬,占全部藥物過量致死人數的近70%,成為美國18歲至45歲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面對這一“美國有史以來面臨的最致命的毒品威脅”,美國政府卻無所作為。
美國芬太尼問題根源在于其自身監管漏洞和藥物濫用。華盛頓將芬太尼問題政治化,并采取加征關稅等極端手段的做法,也令美媒質疑,“美國阿片類藥物危機究竟是如何變成一個外交政策問題的?芬太尼問題真的應該歸咎于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嗎?”美國VOX新聞網日前發文指出,在過去兩個月里,芬太尼在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政策中扮演了出人意料的突出角色。許多批評人士直言,特朗普實際上是拿這個問題當做掩護,為他的貿易和移民政策制造一個所謂基于安全考量的借口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