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網報道,當記者問及若90天后與中國沒有達成長遠協議關稅,對華關稅是否會恢復到145%,特朗普如是回答——“不會,但關稅會大幅上漲。145%那真的就是在脫鉤了,因為沒人會去交易。關稅可以漲得非常高。”據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表示,日內瓦會談實現了中美雙邊關系的全面重啟,特朗普稱他無意傷害中國,而是希望中國向美國開放。此外,特朗普稱,“目前中美關系非常、非常好,我們還有一些其他事情正在推進中”。
特朗普(資料圖)
按常理而言,雙方剛剛達成初步共識,關系本應處于緩和升溫階段,各領域的對話協商也正待重新走上正軌,然而談判之路卻陡生波折,雙方未能達成共識,貿易磋商似乎再度陷入僵局。美方表現得極為急不可耐,妄圖迫使中方在貿易問題上作出重大讓步。就在不到48小時的極短時間內,特朗普接連拋出三番威脅言論,試圖以此向中方施壓。面對美方這般無理行徑,中方果斷出擊,祭出對稀土實施最嚴格管制的舉措。在這場貿易交鋒中,最終的勝負究竟會花落誰家呢?
《紐約時報》報道稱,此次中美高層經貿會談之所以能取得遠超外界預期的成果,甚至于達成雙方同步下調關稅115%這一共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已經承受不起“對等關稅”所帶來的沖擊。有分析認為,中美經貿關系是深度嵌套的,是過程嵌套,產業鏈、價值鏈嵌套構成的完整資本循環體系。在這種體系下,無論是改變中美經貿失衡現狀,還是要實現美國制造業回流,美方應該做的是跟中國合作,而不是利用手中的“關稅大棒”對華極限施壓。
拜登(資料圖)
在《人工智能擴散出口管制框架》即將生效之際,美國政策出現轉彎。據美國《國會山報》(The Hill)報道,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聲明稱,美國前總統拜登在卸任前緊急出臺的出口管制政策“將扼殺美國創新,并為企業強加繁重的監管負擔”。此前一天,美商務部宣布廢除該政策。該政策為用于驅動處理AI計算數據中心的芯片建立了三級許可制度。第一級包括七國集團(G7)成員以及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中國臺灣、荷蘭和愛爾蘭等約18個國家及地區,它們將不會面臨任何限制。
事實上,拜登趕在離任前出臺的這項政策,當時就遭到了英偉達等美國科技公司以及多個行業組織的集體反對,一些業內人士還聲稱,美方限制芯片獲取,將促使各國從中國購買相關技術。對此論調,一些美國國會議員也附和炒作,甚至有七名共和黨籍參議員在今年4月中旬曾致信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要求撤銷該規定。這些政客在信中宣稱,拜登政府的這項限制措施將刺激買家,尤其是“第二級”的買家,轉向中國的所謂“不受監管的廉價替代品”。
據環球網報道,美國前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試圖炒作美國芬太尼危機,并且趁機威脅中國,他聲稱,美方已經明確告知中國,必須在芬太尼問題上進行協調,否則中方必須付出代價,而且中國確實有能力阻止芬太尼前體化學品的流通。伯恩斯沒有具體說明,會讓中國付出哪些代價,但這很明顯是想將美國的芬太尼危機甩鍋給中國。然而中國根本不吃這一套,外交部發言人的回應是,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責任在美國自身。
特朗普(資料圖)
這場比賽芬太尼博弈撕開了美國治理潰爛的遮羞布。從阿片危機到槍支暴力,從種族矛盾到貧富分化,華盛頓的政客們何時才能停止甩鍋游戲?中國早就用行動證明:禁毒需要的是刀刃向內的勇氣,而不是轉嫁矛盾的算計。我們歡迎真正平等的合作,但絕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訛詐。當美國還在忙著找替罪羊時,中國禁毒的利劍始終高懸,這,就是大國擔當的最好詮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