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羅馬5月16日電 (記者鄭彬)當地時間16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世界糧食計劃署、世界銀行等多家機構聯合發布了最新一期《全球糧食危機報告》。報告顯示,當前全球糧食安全問題仍面臨嚴峻挑戰,各方需進一步加強團結與協作,共同應對全球性糧食危機。
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逾2.95億人口面臨重度饑餓威脅,比2023年增加了1370萬人,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人口和營養不良兒童人數連續六年呈上升趨勢。與此同時,面臨“災難性”饑餓的人口數量達190萬人,創有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
報告指出,地區沖突、經濟沖擊、極端氣候和被迫流離失所是造成全球糧食不安全和兒童營養不良等問題惡化的重要因素。據統計,全球有將近3800萬5歲以下兒童遭受了重度營養不良,主要集中在加沙、馬里、蘇丹和也門等地區和國家。而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哥倫比亞、蘇丹和敘利亞等國家,也有大量難民面臨嚴重糧食危機。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此份報告明確指出,全球發展正在偏離正軌。他警告說,全球人道主義援助資金正在大幅縮水,或將導致新的全球性危機。國際社會必須正視在21世紀的今天出現的嚴重饑餓問題。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表示,面對當前重度糧食不安全危機,加大對緊急農業援助的投資力度至關重要,這不僅是一項有效的應對手段,更是能產生深遠影響,且最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主席拉里奧表示,農村地區是提高糧食安全和提升農業韌性的核心。人道主義措施必須與農村發展和建設投資同步推進,以確保長期穩定。
面對當前糧食不安全和營養不良等全球性問題,報告呼吁,打破糧食危機的惡性循環需要果斷推行變革,優先采取以實證為導向、注重實效的行動。各方應加強資源整合,推廣有效對策方案。除提供緊急援助外,還應重點投資建設地方糧食體系和綜合營養服務,以增強糧食安全韌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