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商務部正式確認,中方高層將在5月9日至12日出訪瑞士,期間會跟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會晤,就當前兩國的關稅形勢展開對話。
經過一個月多的僵持,特朗普苦求的中美談判,終于踏出了第一步。不過,中方也沒打算給美方留面子,直接把話挑明,原來這場對話,是美方厚著臉皮求來的。
中方表示,在中國對美發起反制之后,特朗普政府一邊不斷放風,高呼要對華降稅,一邊在私下通過各種渠道,給中方傳遞消息,希望兩國開啟談判。
美方私下做了什么承諾,中方并沒有透露,但強調是在“認真評估”之后,出于對國際社會的共同期望、自身利益、以及美國業界和消費者呼吁,才決定同意與美方接觸。
中國商務部確認中美談判
這說明,做出讓步的顯然是美國這邊。
而聲稱要在一個月內促成談判的特朗普,這回之所以能夠打動中方,除了靠著自己的死纏爛打之外,恐怕也是因為他對這場爭端的想法變了。
在中方確定談判時間之前,特朗普再次重申,他將在“某一時刻”降低對中國的關稅。
但跟之前不同的是,他坦白了中美的貿易形勢嚴峻,承認如果他不這么做的話,美國將“永遠無法和中方做生意”。
特朗普改變對華態度
原本,特朗普是想要利用關稅,作為逼迫中方讓步,甚至改變兩國貿易結構,遏制中國制造在全球市場上的占比,所以在發動關稅戰之后,特朗普一直聲稱美國“吃了大虧”,潛臺詞就是想掀桌子。
只不過,伴隨著中方的反制,他不得不承認,美國離不開中國制造,對華加征高額關稅,到頭來讓美國企業和民眾苦不堪言,怨聲載道。特朗普也從所謂“對華吃虧”,改喊“共同發展”了。
正是看到了美方的轉變,中方才選擇給其一個機會,攜手停止這出害人害己的鬧劇。而這種對事不對人的處理方式,也讓世界看到了中方的冷靜和擔當。
對中方來說,中美合作一定是有利于兩國,有利于世界發展和穩定的,所以只要有一線希望,雙方都應該抓住機會緩和關系,決不能陷入意氣之爭。
中美博弈
當然,談判歸談判,從中方對美國批評中不難看出,中國的立場不變,還是那句話:“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無論美方是想解決問題,還是繼續制造問題,中方都做好了應對的準備。
如今,中美在對話方面邁出了第一步,對各方來說但特朗普也別高興得太早,關稅戰能不能結束,取決于美國的實際行動,而不只是說了什么。
這也是中方一直以來,對美國的告誡,兩國之間的的信任,早在美國的破壞下所剩無幾,如果美方繼續抱著遏制中國、視中國為敵的想法,中美只會陷入無休止的爭斗當中。
希望這次關稅戰的后果,能給美國一個深刻的教訓,推動該國正視中國的發展,多做些有利于世界的事,單極主義和長臂管轄早已過時,多極化是全球發展的必然趨勢,美國若堅持逆勢而為,只會是自討苦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