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5月12日于日內瓦舉行的中美經貿會談中,雙方同意將彼此商品的關稅大幅下調,并啟動為期90天的“?;鹌凇薄?/p>
同時,建立新一輪磋商機制。
看到這一資訊時,無數人的下意識反應就是“特朗普居然低頭了?!”
想當初,重新入主白宮的他對中國的惡意針對簡直是毫不掩飾,后來更是步步緊逼,主動挑起了雙方之間的貿易戰。
而他最終選擇讓步,著實令人大跌眼鏡。
對此,法國媒體的觀點更是值得探討,法媒指出因為中國在這場較量中做對的四件關鍵之事。
正是這四件事,讓不可一世的特朗普低下了他高傲的頭顱。
一場歷時40多天的關稅對抗在2025年的5月12日,終于迎來暫時的“停戰”。
4月份以來,中美你來我往、互補服軟的不斷加稅,可是讓全世界的人都跟著心驚膽戰。
就在大家以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還要持續很久的時候,雙方各退一步的消息卻突然擺了出來。
在之前,宣揚“美國優先”的川普還一臉囂張地向世界展示美國增加的稅率,給人一副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自信感。
但讓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是,率先發起對抗的老美只僵持了幾十天,就選擇了示弱。
最終結果是漂亮國對我國加征的總關稅稅率是30%,我們也暫停了反制加征的關稅,僅保留10%。
雖然這次的會談聲明還有值得關注的一個90天的“冷靜期”,算不上雙方對抗的真正大結局。
但各退一步的表示也正說明了在此事件中,美國自己也是不能再肆無忌憚地搞關稅戰了,特朗普“低頭”自然也是權衡利弊之下的決定。
當然,對于這場收獲了全世界熱烈關注的關稅戰來說,不止中美,其他國家也紛紛發表著自己的觀點與想法。
這不,法國媒體就是其中之一。
在他們看來,之所以能迫使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老大哥示弱,讓特朗普低頭,是因為中國這邊做出了正確的四件事。
在這場全球矚目的較量中,中國以其堅定的立場、出色的策略以及強硬的實力,逐步瓦解了美方的攻勢。
而接下來,我們就要從法《世界報》的觀點中詳細解釋,中國到底是怎么做到讓川普低頭服軟的。
1、直擊要害——“稀土”王炸
常常關注國際與軍事的人應該對這類資源并不陌生。
既然能夠被大家被冠以“工業維生素”的頭銜,毫無疑問,稀土在現代工業體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從智能手機、電動汽車,到導彈、衛星等高科技產品,只有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稀土的身影就是這樣的無處不在。
而更讓我們感到底氣十足的是,說起稀土,中國就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巨無霸。
雖然我國的儲量不多,但耐不住技術發達,在稀土精煉與分離技術上一騎絕塵,掌握著全世界90%以上的相關技術。
這厲害的程度不用多說,但凡重視高科技與軍工業的國家,都不可能不明白:在稀土領域,中國就是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
在這樣的前提下,美國要想在短期內就直接越過中國來構建全新的稀土產業鏈,可能性極低。
因此,當特朗普政府想要憑借著打關稅貿易戰來迫使中國低頭時,但我國迅速建立起稀土出口許可機制,直接掐住了老美軍工業的咽喉。
缺少了稀土,那么他們無論是軍事工業還是航空航天,各類裝備生產與研發都會陷入危機之中。
要想不斷加強國防、提高軍事能力,這稀土資源老美就不可能放棄。
但中國恰恰就把他們的命根子--軍用級重稀土給卡住了,這一招當然把老美傷的不輕。
在日內瓦會談的這次轉折點中,這張牌依然被我們牢牢抓在了手心里。
2、團戰優勢
大家應該還記得當關稅戰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在網上隨便一刷就是美國的民眾們瘋狂到商場搶購商品,生怕貿易戰愈演愈烈會讓原先正常的生活背上沉重的負擔。
不過我們應該能夠明白的是,中美之間的貿易戰雖然我們只能從官方訊息上看到最新變化,但這也并不是代表著這事兒真的就完全和普通人毫不相關了。
盡管網上也會存在一些焦慮的討論,但回顧關稅戰的整條時間線,還是要感慨中國人民始終如一的團結一致。
經濟貿易戰,從來不是某些群體的單打獨斗,而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都做到了緊緊團結在一起,形成一股堅不可摧的力量。
不管是官方新聞還是其他自媒體視頻,無論是個人評論還是多人的討論,傳達出來的思想態度都極其相同。
“美國就是在瞎折騰”、“相信自己的國家”、“我們不怕和老美打貿易戰,這場戰爭我們也不可能輸掉。”
既然老美加稅,那線上或者是線下所謂的進口貨大家不買就是了,沒有人愿意給當冤大頭。
那我國的產品,有的發揮多渠道,轉頭將商品出口到了東南亞,有的則是寧可虧本也要力挺國家。
能夠上下一條心的對抗霸權,擁有著這樣的決心,中國在這場貿易戰中就具備著足夠堅固的后盾。
3、亮眼的經濟數據
回顧過去,中國的經濟一步步走過來,向世界展現出來了其自身的強大韌性。
如果單看對美出口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4月份對美的出口確實是跌到了17.6%,看起來挺嚇人的。
但是我們完全可以轉向別的市場,畢竟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我國也不是只和老美搞貿易。
美國固然是這場貿易戰的敵人,但咱們的朋友可是多多的。
要知道從貿易伙伴來看,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往來愈發緊密。
多元化市場格局的逐步形成讓我們有充分的底氣可以應對和美國的這場戰爭。
除此之外,看下具體的表現:就光伏產業的方面而言,老美氣勢洶洶地直接把中國組件的關稅抬到了驚人的139.72%。
不過中國早已有所準備,做到了未雨綢繆,提前在東南亞布局了55.3%的海外產能,實在是讓人佩服。
咱們的內需市場也是不能忽略不談的,這其中的場景也是一片火熱。出口轉內銷從來不只是一句空話,而是真正切切的成就。
既擁有著事前的預防準備措施,又有著事情發生后的應對舉措。
在這場成為世界焦點的貿易戰之中,中國經濟做到了無懼任何沖擊,以穩穩當當的表現擊碎了老美意圖拖垮中國經濟的意圖。
4、意料之中的民眾不滿
眾所周知,要想讓自由的美利堅人民老老實實理解川普的做法,確實是有點不太可能。
一開始就沖進商場大肆搶購中國商品的做法就已經足夠看出,他們對這次貿易戰感到了恐慌。
因為他們都知道中國制作就代表著物美價廉,一旦持續打貿易戰,那么以前100美元的東西就會漲到1000美元。
毫無疑問,特朗普政府的這種做法勢必會嚴重影響到普通美國民眾的日常生活。
特朗普能做到捂住耳朵不聽民眾的意見嗎?
那必然是不可能的,畢竟他的選舉還是得依靠民眾那寶貴的一票,這可不能翻車。
既然他們要加征關稅,我們也要加征回來,這怎么加征也是得有說法的,不能盲目亂加。
特朗普不會讓自己失去民眾的支持率,那我們就往上方面上下功夫。
比如,關鍵搖擺州亞利桑那的商場里面的物價直接飆漲到了40%。
本來這里的人們就搖擺不定,一看政府給他們帶來的這些高負擔的生活成本,下次還要讓民眾投票給他們?簡直是在做夢。
滿屏的指責,無數的抱怨,一股強大的輿論壓力扣在了特朗普身上,因此,他迫于民眾的態度而選擇示弱,也是咱們意料之中的。
當初,特朗普信誓旦旦覺得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這場貿易戰帶來的一時的傷害是可以忍受的。
結果他沒想到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中國,他不得不做出讓步,重新回到談判桌前,尋求與中國達成和解。
說到底,很多人都說能讓特朗普低頭是因為中國不怕打、敢于硬剛,但中國做對的這四件事卻讓世界看到了“精準拿捏”。
打蛇要打七寸,國與國之間的對抗自然也要動腦子,不能毫無思考地就濫加關稅。
中國打出的每一張牌都精準有力,讓自大狂妄的特朗普政府不得不低頭。
展望未來,90天冷靜期的存在仍然讓關稅貿易戰的走向存在著不確定性。
但不管怎么變,中國都有能力、有智慧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