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境內中資大壩遇襲后,印巴兩國達成停火協議,并相繼致電中國。與此同時,本輪印巴沖突結束,“最大贏家”已浮出水面,不過莫迪政府還有件事沒做。那么,印巴為何突然停火?最大贏家又是誰?
5月7日至10日這短短四天時間里,本輪印巴沖突經歷了從陡然升級到戛然而止的迅速轉變。據報道,7日凌晨,印度空軍不宣而戰,對巴基斯坦境內多處目標發動襲擊,雖然很快遭到了巴基斯坦空軍的強勢阻擊,甚至還被對方擊落多架戰機,但印軍發起的軍事行動,還是造成巴方大量人員傷亡,這讓印巴局勢迅速升溫。
尤其是10日凌晨,印軍導彈突襲伊斯蘭堡附近努爾·汗空軍基地,嚴重威脅巴基斯坦首都安全這一舉動,更是讓巴基斯坦直接對印度“宣戰”,并對印度境內空軍基地、導彈存儲設施、武器庫發起了一波猛烈的報復性進攻。
巴基斯坦方面稱,之所以會在交火后第一時間作出“以牙還牙”的決定,是因為印軍以打擊“恐怖主義基礎設施”為由,實際上瞄準的是巴基斯坦的基礎設施。其中,一處位于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水電項目,就在交火首日遭到了印軍炮火的洗禮,而這個由中方出資承建的中巴“一帶一路”合作項目,與印方口中的恐怖主義毫無關系。
有分析認為,無論印方襲擊水電站的目的,是為了影響巴基斯坦國內電力供應,還是借此破壞中巴合作,都說明本輪印巴沖突存在爆發大規模軍事沖突或戰爭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及時叫停巴基斯坦軍隊對新德里的報復行動,促成雙方停火止戰,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畢竟兩個有核國家若爆發全面戰爭,對巴基斯坦、印度乃至整個地區而言均是不可承受之重。
就在印巴局勢升級之際,在30多個國家的大力斡旋下,印巴兩國已于10日下午達成停火協議,避免了本輪沖突進一步升級。不僅如此,兩國高層還在當天晚些時候分別致電中國外長王毅,向中方通報了印巴局勢的最新進展,同時感謝中方為實現停火止戰所作的努力。
王毅外長在電話中指出,作為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共同鄰國,中方支持并期待印巴雙方盡快停火,更希望雙方遵守已經達成的停火協議,避免沖突再起。中方堅信,停火不僅符合印巴雙方利益,有利于地區和平穩定,更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有分析指出,盡管從5月7日巴基斯坦空軍憑借殲10-C戰斗機大勝印度空軍開始,中國武器就成了此次印巴沖突的“最大贏家”,甚至引發了各國軍方的高度關注,但堅持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中國,顯然不會就此放棄促成印巴停火。正如王毅外長所說,中方始終堅持并期待印巴通過磋商實現全面持久停火。至于加強軍備建設,則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國家主權和地區穩定。
然而,身為沖突當事人之一的印度,在停火協議達成2天后,依舊有一件重要的事沒做,那就是恢復履行《印度河河水條約》。要知道,地處下游的巴基斯坦高度依賴經由印度境內的水資源,如今水資源共享條約仍處于暫停狀態,隨時有可能引發雙方之間新的矛盾。可以說,莫迪政府一日不恢復對巴基斯坦的“供水”,本輪印巴沖突就存在死灰復燃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