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全球范圍內公認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一共有九個。
其中聯(lián)合國的五個常任理事國是受法律保護的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還有四個國家是通過各種渠道非法擁有核武器的。
但是非法擁有核武器,并不代表著核威懾能力就差。
就比如說我國的鄰國巴基斯坦,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甚至可以說是世界第三大核武大國。
那么巴基斯坦的核武器到底是怎么來的呢?又為什么說它能夠成為世界第三大核武器大國呢?
一、世界第三大核武大國
我們先來講為什么說巴基斯坦有可能是世界第三大核武大國,這與當前的國際局勢有關。
眾所周知在所有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中,美國和俄羅斯絕對是獨一檔的。
在冷戰(zhàn)時期美國和俄羅斯的前身蘇聯(lián)就建造了大量的核武器。
這些核武器在冷戰(zhàn)結束以后雖然被銷毀了一部分,但美俄目前仍然擁有數(shù)千枚核彈頭。
美俄的戰(zhàn)略核力量是世界上的任何其他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而法國和英國雖然很早就擁有核武器,但是這兩個國家的戰(zhàn)略核力量規(guī)模并不大。
這主要是因為英國和法國本身就與美國有非常密切的合作關系。
他們可以享受來自于美國的戰(zhàn)略保護,那么自然也就沒有必要擁有那么多的核武器了。
而中國的核武力量則比較神秘,我們官方從來沒有公布過中國到底用了多少武器。
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顯示中國的核武器是夠用的。
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排除中國、美國和俄羅斯,英國和法國這兩個國家擁有的核彈頭數(shù)量都不多。
反而是巴基斯坦因為一直受到了來自于印度的戰(zhàn)略核武威脅,所以是比較重視核武技術發(fā)展的,他們也一直在生產核武器。
早在2015年的時候美國的著名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和另一家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曾經聯(lián)名發(fā)布過一份報告。
其中明確寫道巴基斯坦有能力每年制造20枚核彈頭。
當時華盛頓郵報也曾經報道,到2025年之前巴基斯坦將至少擁有350枚核彈頭。
如果這個推測正確的話,現(xiàn)在巴基斯坦的核武力量確實是領先于印度、英國、法國、以色列以及朝鮮。
所以單從數(shù)量上來看,不算中國,它確實是世界第三大核武大國。
并且巴基斯坦還一直在升級自己的核武技術。
也是在2015年的時候,時任巴基斯坦外交部長喬杜里訪問美國。
并且他在參加華盛頓舉行的一場記者會時就公開聲稱,為了更好的應對來自于印度的戰(zhàn)略威脅,他們啟動了所謂冷啟動武器計劃。
該計劃其中就有部署核武器的相關內容。
而巴基斯坦部署的核武包括戰(zhàn)術級別的核武器,甚至這些武器已經在印巴邊境了。
那么喬杜里作為巴基斯坦的高官自然不可能放空話。
并且在這一次印巴沖突期間,巴基斯坦方面在核武問題上態(tài)度也非常強硬。
比如說在4月27日巴基斯坦鐵道部部長就曾公開聲稱他們的核武器可不是擺設。
而且巴基斯坦駐俄羅斯的大使也曾公開警告,如果印巴局勢升級巴基斯坦的國家安全遭到了巨大威脅,那么使用核武也不是不可能,足見巴基斯坦對自身核武技術的信心。
幸好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是非常不錯的,他們既是我們的鐵桿兄弟,也是中國最高級別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
中巴兩國在戰(zhàn)略上也一直是同進退的。
最近巴基斯坦和印度爆發(fā)沖突時,中國就堅定的站在了巴基斯坦那一邊。
巴基斯坦能夠壓制印度的武器,都是我國出售的。
那在兩國關系如此緊密的情況下,巴基斯坦這個鐵桿兄弟是不會把他們的核武對準中國的。
甚至兩國在戰(zhàn)略核力量上還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威懾某個一向沒什么底線的國家。
那么巴基斯坦這個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水平并不高的國家,到底是哪里來的如此強大的核武力量呢?
二、巴基斯坦的核武計劃源于自保
其實對于巴基斯坦來說,他們最開始并沒有投入巨量資源研發(fā)核武器的相關計劃,因為這么做要承受經濟和戰(zhàn)略上的相關風險。
首先巴基斯坦的經濟發(fā)展水平一直不高,但是研發(fā)核武器需要投入巨大的資源,這會直接拖累經濟。
而且在冷戰(zhàn)時期研發(fā)核武器必然會受到美國、蘇聯(lián)、英國、法國等大國的針對。
而當時對這些大國有一定依賴的巴基斯坦也不愿意破壞與這些國家的關系。
直到后來一件事的發(fā)生改變了巴基斯坦的態(tài)度。
那就是印度一直在偷偷的研發(fā)核武器,并且他們還真的靠著自己的力量生產出了核彈頭。
而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自建國以來的關系就非常不好,兩國還多次爆發(fā)戰(zhàn)爭。
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擁有了核武器,就代表著在戰(zhàn)略層面上完全壓制了巴基斯坦。
所以自從印度擁有了核武器以后,巴基斯坦就投入了大量資源研發(fā)核武。
再加上當時有一個重要人物的出現(xiàn),也有助于巴基斯坦戰(zhàn)略和技術的發(fā)展。
而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卡迪爾汗,他被譽為是巴基斯坦的核武之父。
卡迪爾汗其實出生于印度,只不過在印巴分治以后留在了巴基斯坦。
后來他一直在巴基斯坦讀到大學,之后又因為成績優(yōu)秀被送到了比利時深造。
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他還加盟了一家位于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核工程公司。
也是這一時期印度開始擁有核武器。
而卡迪爾汗作為愛國者,他自然感受到了其中的風險,所以他當時拋棄了一切返回了巴基斯坦。
并且他可不是空手回國的,他直接帶了2套能夠用來建造濃縮鈾離心機的藍圖回了巴基斯坦。
這對當時也希望擁有核武器重新與印度實現(xiàn)戰(zhàn)略平衡的巴基斯坦來說至關重要。
而且卡迪爾汗在海外工作多年積累了巨量的人脈和商業(yè)資源。
所以他和巴基斯坦政府合作利用自己手中的資源,從世界各大國那里周旋。
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就獲得了大量的核技術,甚至搞來了一些能夠生產核武器的必要配件。
最后他依托這些東西成功幫助巴基斯坦生產了核武器,所以他被認為是巴基斯坦的民族英雄。
而美國的中情局則曾經評價卡迪爾汗是地球上最危險的人物之一。
后來卡迪爾汗在2021年的時候去世。
當時巴基斯坦官方還為其舉行了規(guī)模浩大的國葬,時任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巴杰瓦親自出現(xiàn)在了葬禮儀式。
所以說巴基斯坦的擁核之路其實也是非常波折的。
如果不是因為印度在1974年完成了自己的首次核爆實驗證明自己有有大量生產核武器的能力,恐怕巴基斯坦也不會冒著如此巨大的風險發(fā)展核武技術。
但不管怎么說擁有核武器確實極大的提高了巴基斯坦的國際地位。
直到現(xiàn)在為止,巴基斯坦仍然是在全球范圍內也很受關注的區(qū)域性強國。
三、巴基斯坦的核武技術已達上限
雖然現(xiàn)在的巴基斯坦擁有比較強大的核武庫,甚至它的核武庫規(guī)模可能比英國和法國還要大。
但是這并不代表著巴基斯坦就真的能夠成為與五個常任理事國平起平坐的核武大國。
這主要是因為光有核武器其實是不夠的,有了核彈頭還必須得有能夠遠程投送核武器的能力。
那么這就需要研發(fā)各種型號的彈道導彈,可是彈道導彈的研發(fā)技術難度有的時候比核武器更難。
所以巴基斯坦顯然沒有能力研發(fā)這種洲際彈道導彈,他們最多只能擁有能夠進行區(qū)域戰(zhàn)略核打擊的中短程彈道導彈。
況且對于幾大核強國來說,還可以不斷升級自己的核技術,比如說生產像氫彈和中子彈這樣的下一代核武器。
但剩下的那些非法擁有核武的國家,幾乎就只擁有生產普通核彈的能力并且產量還相當有限。
所以說在核武威懾能力上五個常任理事國對比其他國家,仍然擁有著比較明顯的斷崖式領先優(yōu)勢。
那么在五大強國本身就有共識并且還擁有核武技術領先的情況下,核戰(zhàn)爭會爆發(fā)的可能性并不大。
畢竟任何國家如果想要研發(fā)核武甚至發(fā)動核戰(zhàn)爭,恐怕都會受到聯(lián)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的共同壓制。
結語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巴基斯坦的確可以說是世界第三大核武大國。
畢竟美國和俄羅斯的核武器肯定是同一檔的,英國和法國一直就只保持著規(guī)模很小的核武力量。
而中國的核武力量究竟有多少則處于保密狀態(tài)。
所以也排除這些因素,巴基斯坦的核武力量威懾性還是很強的。
而巴基斯坦能夠擁有核武器也不是他們真的想有,而更多的是因為局勢的變化。
比如印度擁有核武器讓巴基斯坦感受到了極大的戰(zhàn)略威脅,那么他們只能選擇擁有核武來保護自己。
而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又非常不錯,兩國是鐵桿兄弟,所以巴基斯坦的核武不會給我們帶來危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