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程龍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
臺灣北海岸,金寶山筠園綠樹成蔭、鮮花簇擁,初夏暖風輕送,一曲《小城故事》在空中婉轉飄揚。
今年5月8日,在許多歌迷心中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鄧麗君——這位華語樂壇的傳奇人物,已與世長辭30載。當天,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在這里舉辦“鄧麗君逝世30周年懷念音樂會”,來自臺灣、香港、澳門及海外多地的數百位歌迷,帶著共同的追憶與不舍,匯聚于此。
鄧麗君祖籍河北邯鄲,1953年生于臺灣云林,原名鄧麗筠,“筠園”由此而來。鄧麗君的歌聲溫潤又充滿力量,飽含著東方風韻、中國氣質,影響了幾代人,也成為聯結兩岸的重要文化符號。
歌迷在現場參加追思活動。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程龍 攝
“思君三十載,何日君再來”“任時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到如今年復一年,我不能停止懷念”……那些熟悉的歌詞,此刻化成了最深情的告白,寄托著跨越時空的愛意與思念。墓園中央,鄧麗君的金色雕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周圍環繞著2025朵鮮花,如一片無垠的思念之海。這些花籃不少來自上海、浙江、安徽、山東等大陸歌迷,也有新加坡、泰國、日本等海外歌迷通過線上獻花,寄托思念之情。
音樂會上,來自臺灣南投的“親愛愛樂”樂團團員們身著民族服飾,在微風中演奏起《小城故事》《甜蜜蜜》《夜來香》等人們耳熟能詳的樂曲,悠揚的旋律彌漫整個筠園。
成立近50年的香港鄧麗君歌迷會,每到她逝世逢五逢十周年時,都會組織歌迷赴臺參加追思活動。金美是這個“最資深”歌迷會中頗為特殊的成員,她既是粉絲,也是鄧麗君生前的管家。1991年起,金美照顧鄧麗君在香港的起居。在她印象里,鄧麗君對人對事“極有教養”。“很多人問,鄧麗君對我好不好?我要告訴全世界她很好。”她哽咽道,若不是因為鄧麗君,我們這些四散在各地的歌迷就不會自發相聚在此,且30年來始終如一。
今年92歲高齡的鄧麗君經紀人舟木稔專程從日本前來追思。舟木稔曾和鄧麗君共事長達13年,是她事業上的重要伙伴。“她是我見過最溫柔、最敬業的歌手。”舟木稔回憶,鄧麗君很和善、大方,在工作上很有主見,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30年過去,舟木稔受訪時仍難掩思念之情:“我還是常常夢見她。”
“親愛愛樂”樂團團員現場演奏鄧麗君經典曲目。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程龍 攝
“希望她的歌能一直流傳,她的公益事業也能繼續下去。”鄧麗君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鄧麗君三哥鄧長富表示,未能赴大陸唱歌,是小妹生前幾件憾事之一。鄧麗君逝世后,鄧家一直沒有為其修建紀念場所,直至近年確定在河北邯鄲成立鄧麗君藝術中心。經多年籌備,該中心將于今年正式對外開放。
“紀念館太沉重,不符合妹妹性格,也不足以詮釋她的音樂人生。”鄧長富說,將藝術中心設在邯鄲是因為這里是父親的老家。在此還原妹妹的成長軌跡和音樂人生,也是一種落葉歸根。
30載光陰轉瞬而逝,近期一則消息為萬千樂迷帶來了莫大的慰藉:環球音樂(日本)唱片公司在倉庫中發現了鄧麗君未發表的音源,并宣布將于今年6月發行這部未曝光的遺作《情歌最愛夜霧時》。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音樂會尾聲,《月亮代表我的心》的經典旋律伴隨著海風回蕩在筠園上空,全場歌迷情不自禁地深情大合唱,久久不愿離去。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