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清晨,一只受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意外現身四川瀘州市瀘縣公安局玉蟾派出所,工作人員發現后給予救助。猴面鷹最終被送往專業機構救治,待康復后放歸自然。
▲受傷猴面鷹 圖據瀘縣警方
“‘撲通’一聲把我嚇一跳,仔細一看,這‘貓頭鷹’咋長著猴臉?”15日清晨7時許,玉蟾派出所保潔員劉孝春打掃院子時,被身后的異常聲響吸引,轉頭一看花壇邊蜷縮著一只“怪鳥”。
經民警比對確認,這只鳥實為草鸮(俗稱猴面鷹)。經調取監控發現,這只猴面鷹早在15日凌晨4時便跌跌撞撞地飛入派出所車庫,翅膀上的新鮮血跡顯示其可能在飛行過程中遭遇撞擊傷。當民警唐大萍試圖靠近時,猴面鷹豎起周身羽毛發出“呼呼”的威懾聲。
面對劉孝春投喂的鮮肉和水,猴面鷹始終緊抿鉤狀喙,依舊豎起周身羽毛發出“呼呼”的威懾聲,警示不要靠近。隨后,民警找來紙箱,用樹枝將它輕推入內后轉移到安靜的辦公室。在安靜的辦公室待了近兩個小時后,猴面鷹可能適應了環境,逐漸放松警惕,但面對鮮肉等“病號餐”仍緊抿雙喙,拒絕進食。
▲受傷猴面鷹被救助 圖據瀘縣警方
“它可能因應激反應拒食,需要專業干預。”接到警方電話后,瀘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趕來對猴面鷹進行檢查。“這只成年猴面鷹左翼有擦傷,需抗生素治療并人工填喂流食,待恢復野外生存能力后,將選擇月夜放歸山林。”隨后,瀘縣自規局工作人員驅車將猴面鷹送往瀘州市野生動物救助站救治。
據瀘縣警方相關人士介紹,瀘縣公安局各派出所近三年累計救助豬獾、夜鶯、猴面鷹等野生動物數十只。猴面鷹的心形猴臉實為“生物雷達”,不對稱耳孔可精準定位老鼠心跳;每只猴面鷹年均捕鼠3000只,是生態鏈“滅害高手”。
熊烽富 紅星新聞記者 羅敏
編輯 楊珒 責編 李彬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