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鮑羅丁四重奏絕對可以排進全年最佳演出!”
在全場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和樂迷的歡呼聲中,鮑羅丁四重奏成立80周年紀念音樂會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落下了帷幕。這也是2025年“柴院在東藝”系列活動的開幕音樂會。
1945年,二戰(zhàn)的硝煙還未完全散去,鮑羅丁四重奏在莫斯科音樂學院(今天的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誕生了。跨越八十年歷史長河,雖然經(jīng)歷艱難歲月和人事更替,但鮑羅丁的每一代成員之間在學術上的師承關系與“俄式音色”“俄羅斯音樂文化”的精神傳承,使得他們成為歷久彌新、始終保持高水準的“活躍的傳奇”。
本次開幕演出,他們?yōu)樯虾5臉访詭砹私?個小時“量大管飽”的古典音樂盛宴,上半場演奏了鮑羅丁、肖斯塔科維奇的弦樂四重奏作品,后半程由鋼琴大師安德烈·皮薩列夫加入,共同演奏了肖斯塔科維奇和德沃夏克的鋼琴五重奏。結尾處,四人組和觀眾相互給足情緒價值——觀眾久久不愿離去,熱情鼓掌致意,音樂家則三次返場,琴弦間將抒情與技巧演繹到極致。
來自柴院的藝術家們?yōu)楝F(xiàn)場觀眾帶來了技藝精湛的弦樂+鋼琴五重奏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我第一次來中國是在2000年左右,從2015年以來我開始頻繁往來中國與俄羅斯”,擔任此次開幕演出特邀嘉賓的俄羅斯功勛藝術家、鋼琴家安德烈·皮薩列夫在演出前與觀察者網(wǎng)進行了交流:
“這十年來,我親眼見證了巨大的變化。走進音樂廳的觀眾越來越多,聽眾的欣賞水平也在提升。過去音樂會現(xiàn)場常有喧嘩聲,觀眾專注度參差不齊,如今這種現(xiàn)象幾乎消失了。這種轉變令人欣慰,既體現(xiàn)了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也印證了藝術普及工作的成效。”
“皮主任”與觀察者網(wǎng)在東方藝術中心幕后對話
皮薩列夫被譽為“俄羅斯鋼琴學派傳承者”,目前擔任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被中國的粉絲們親切地稱為“皮主任”的他從2024年起就是“柴院在東藝”系列活動的常客。
2020年,作為上海重要藝術地標、同時也是國內頂級藝術劇院的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與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音樂學院、“鋼琴大師的搖籃”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簡稱“柴院”)簽署了戰(zhàn)略框架協(xié)議,開始了“頂尖劇院”和“頂級學府”的雙向奔赴。2024年,趁著“中俄文化年”的契機,兩座高雅藝術的殿堂匯聚各自優(yōu)質資源,開展了一系列面向普通大眾的藝術交流和美育文化活動。
2024年,“皮主任”與另一位俄羅斯功勛藝術家、同樣來自“柴院”的鋼琴系教授帕維爾·納塞希安共同演繹了開幕馬拉松獨奏音樂會,并在后續(xù)的“鋼琴大師營”中與鋼琴學習者進行了一對一的指導課程。在今年的“柴院在東藝”活動中,兩人將繼續(xù)聯(lián)袂大師營與馬拉松鋼琴獨奏音樂會。
安德烈·皮薩列夫與帕維爾·納塞希安在大師營指導中國鋼琴學子
近年來,隨著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快速進步、社交媒體和文藝資源的發(fā)達,中國的古典樂迷群體不斷發(fā)展與“進化”,無論是對于專業(yè)知識與音樂文化的了解與熱愛,還是對于音樂演奏和音樂欣賞的要求與品味,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然而,如何讓世界一流水準的古典音樂藝術與文化資源走出“小圈子”,無障礙地觸及大眾,讓更多普通人以更親切的方式愛上經(jīng)典藝術、讓更多青少年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埋下“美育”的種子,讓更多不同階段的音樂學習者和音樂大師“零距離”,推動民間層面的國際文化交流,一直是以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為代表文化機構深耕的課題。
價格親民的高水準大師音樂會、面向10歲以上普通琴童的大師一對一指導課、柴院副校長來到中小學交流美育工作、柴院校長和上海大學音樂學院院長、著名作家一同面向市民暢談俄羅斯文學與藝術的魅力、閉幕演出千名觀眾齊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柴院在東藝”的一系列活動在這條賽道上做出了不少有價值的探索和嘗試,活動進入第二年還將迎來進一步的升級。
2025年“柴院在東藝”劇版的俄羅斯音樂與文學藝術交流沙龍
“去年夏天,我們舉辦了大師營并呈現(xiàn)了聯(lián)合音樂會。與摯友同臺獻藝的場景歷歷在目,觀眾的熱烈反響也令人動容:我記得當時現(xiàn)場座無虛席,聽眾專注的呼吸仿佛仍在耳畔。這種跨越文化的藝術對話,總讓我內心充盈著溫暖,因此這對我而言也是極具意義的藝術項目。”皮薩列夫告訴觀察者網(wǎng):“今年雙方的交流活動還將有中國鋼琴學子訪問莫斯科的行程,在那里他們將更深入地了解莫斯科音樂學院,參加一些課程,并且有一個有趣的參觀活動。”
今年,由中俄兩國鋼琴家共同參與的鋼琴大師營依舊是“柴院在東藝”系列活動的重頭戲。在中國,“琴童”是非常龐大的群體,第一代琴童群體已經(jīng)成為父母,而越來越多的中產(chǎn)階級家庭正在將鋼琴教育作為孩子藝術特長培養(yǎng)的“優(yōu)先選項”。
皮薩列夫肯定了鋼琴教育作為重要的美育途徑給孩子成長帶來的益處:“音樂教育不僅關乎職業(yè)培養(yǎng),更對兒童全面發(fā)展和腦力思維提升大有裨益。科學研究已證實,幼年接觸音樂者的大腦神經(jīng)連接方式與未接觸者存在顯著差異。因此我十分推崇音樂啟蒙”但他同時指出,孩子學鋼琴并非越早越好,很多中國家長選擇的“陪練”和“死磕”的方法也許并不合適:
“孩子需要有完整的童年。最重要的是,不可將孩子封閉在某個與世隔絕的空間里,強迫他們長時間機械式練琴,通過這種壓迫獲得技術性成果。技術終究只是表達手段,唯有當演奏者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與持續(xù)成長的內在動力時,才能真正成為令人著迷的鋼琴家。”
“家長當然可以協(xié)助——事實上這種支持往往至關重要——但關鍵在于避免形成‘依賴他人督促才能學習’的關系。真正良性的教育循環(huán)應當是:教育者布置明確任務并給予清晰指導后,讓孩子獨立完成學習過程。”
最后,皮薩列夫還聊了鋼琴教育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
“藝術教育在人格塑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關鍵在于讓孩子真正對藝術產(chǎn)生興趣,而非機械灌輸。我們應該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逐步帶領孩子接觸真正的藝術精髓——切忌急功近利地填鴨式教學,只有通過循序漸進、有的放矢的引導,方能在孩子心中播下持久的美育火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