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陣風”戰機在印巴沖突上墜毀的消息,令各國在軍購問題上,對西方武器裝備都不免起了幾分警惕之心。然而,印度尼西亞卻“一反常態”的給了法國軍工提振信心的機會,而面對鋪天蓋地的公眾質疑,印尼官方的回應則客觀上拉了莫迪一把。
印尼為何要在該節骨眼上求購“陣風”?又對莫迪政府,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據參考消息報道,印度尼西亞空軍高價采購法國“陣風”戰機,而這筆42架的戰機生意,價位高達81億美元。
雖然,這筆生意是在2022年開始談的,但印尼網友在看到“陣風”戰機被擊落的消息后,也不免產生憂慮。
先不說“陣風”能不能發揮出應有戰斗力,就單說殲-10C的海外售價要明顯更便宜,而從印巴之間的戰場結果來看,似乎并非是個合算的買賣。
言外之意是,為什么不選擇性價比更高的殲-10C或其它型號戰機,而執意求購法國“陣風”?
面對網上的質疑聲,印尼當局則表示:“沖突地區未經證實的說法,不能作為評估特定武器系統有效或無效的唯一依據”。
有專家分析稱:“保持軍隊的戰備狀態,不僅在于購買先進武器平臺,還需熟悉掌握操作平臺的技術知識”。
這些密集發聲的言論,在某種程度上確實給莫迪政府解了圍,至少沒有一口咬死“陣風”已被擊落,還給莫迪留了幾分薄面。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似乎也是在向外界傳達“陣風是飛機,但要看誰在用”的信號。
印度空軍主要是從法、俄兩國采購戰斗機,而他本身也做到了“雨露均沾”,不管什么型號的飛機都會摔兩架,似乎也沒法從印軍手中,去驗證一款機型的好壞。
客觀就性能參數而言,“陣風”各方面性能確實不錯,而且適用于多場景作戰,性價比也不算高得離譜,至少比特朗普造訪沙特時簽的1400多億美元的軍購合同要好太多。
可在印巴空戰時,印軍“陣風”戰機缺的僅僅是戰斗素質嗎?顯然,印尼也不具備完善的作戰系統,從防空系統到預警雷達,依然呈現“萬國造”趨勢。
不過,我們也要看到印尼的地緣形勢還算安穩,周邊也沒什么強勁的對手,裝備“陣風”已足夠形成威懾,這筆買賣還真不能算太盲目。
印軍要怪,也只能怪巴基斯坦超出常規的戰力水平,自己沒法碰到了硬茬子。
印度尼西亞現在堅定不移要保下這份訂單,其一是合約已經簽了,毀約不僅要面臨賠償,還會損失雙邊外交關系與印尼的國際形象;其二是除了法國“陣風”之外,印尼短時間內還找不到太多可替代的供貨商;其三是賣法國一份認清,作為軍售大戶,剛被澳大利亞放了鴿子,被美英搶了訂單,若是再因印巴沖突而夭折訂單,實則是沒面子。
最后,就是對于中國軍售的海外市場,我們也應該看到長處與短板,不能急于一時。
巴基斯坦之所以能擁有成體系的解放軍作戰系統,其基礎是建立在中巴高層的戰略合作,而這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政治條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