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街頭向來車水馬龍,人潮涌動。上周三下午五點,一位中國留學生走在滾滾人潮之中,一名身著米色羽絨服的男子悄然靠近,以攀談為名,巧妙地分散了他的注意力,轉眼間,他的手機便消失在對方的掌心。
就在這名疑似小偷以為大功告成,滿載戰利品準備逃之夭夭時,卻不曾想到,他這次惹錯了人。
這位中國留學生并非等閑之輩!當小偷奪走手機后,迅速逃入托特納姆法院路地鐵站,該男生沒有像許多受害者那樣呆立原地、束手無策,而是毫不猶豫地展開追擊。
從地鐵站入口到自動扶梯,再到站臺,整個追逐過程如同一場緊張刺激的動作電影。
最后,當兩人在站臺狹路相逢,一場短暫而激烈的爭奪戰爆發了。這位學生用鐵鉗般的手勁將小偷困在角落,直到成功奪回自己的手機。
拿回自己的財產之后,他甚至沒有就此罷休,而是繼續看守這名小偷,直到警察和倫敦交通局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將其帶走。
倫敦警方向媒體證實,這名32歲男子因涉嫌盜竊被逮捕,目前已取保候審,調查仍在進行中。
這位中國留學生的勇敢之舉,令英國網友心頭大快,在異國他鄉,他沒有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差異而退縮,而是勇敢地站出來保護自己的權益。
要知道近年來,倫敦的手機搶奪案件已經達到了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僅在威斯敏斯特區,在截至2024年9月的一年內就報告了22,253起手機搶奪事件,相當于每1,000人中就有85.4人遭遇手機盜竊。
這些數字背后,是無數游客和當地居民的心酸經歷和財產損失!
"我每天都能看到這種情況,"在倫敦眼附近工作的保羅告訴媒體,"在這些游客聚集的地方尤其嚴重,特別是沿著威斯敏斯特橋。游客經常成為目標,因為他們缺乏警惕。一次,一個家庭請人在倫敦眼前為他們拍照,結果被請求拍照的人拿著手機跑了。"
更令人發指的是,這些小偷甚至不放過兒童。一位名叫奧維的旅游巴士公司員工回憶道:"我曾看到有人從一個正在拍照的小女孩手中搶走手機,她可能不到四歲。難以置信!"
手機盜竊的方式也是花樣百出。除了倫敦中國留學生遭遇的"搭訕式"盜竊外,還有"分散注意力盜竊"、"摩托車搶奪"和"肩膀窺視"等多種手法。
尤其是"分散注意力盜竊",小偷往往會以各種理由吸引受害者注意力,比如遞上一張寫著難以辨認字跡的紙條,或者假裝醉酒與受害者互動,同時悄悄將手機從口袋或桌面上偷走。
在英國諾??丝べ愄馗5骆偨洜I美容沙龍的斯凱斯特·喬納維西恩就是這類盜竊的受害者。
去年5月,一名戴著棒球帽和口罩的男子闖入她的店鋪,一邊用蹩腳的英語喃喃自語,一邊瘋狂揮舞雙臂,假裝向她詢問地址。當她起身去拿筆時,手機瞬間被偷。
"太可怕了,"34歲的斯凱斯特回憶道,"我感覺自己被盯上了。他絕對是有預謀地進來偷東西的。非常令人壓力山大——我的手機上有所有的客戶名單、孩子的照片。如今,你的整個生活都在手機上。他們等于是在偷走人們的生活。"
在這條完整的的利益鏈上,被盜的手機往往在幾小時內就會被銷贓或拆解,甚至被運往世界各地,緊接著,手機會被拆解成零部件,重新組裝成"科學怪人手機"——看起來像正品但內部零件已被替換的設備,然后重新出售到合法市場。
面對如此猖獗的手機盜竊,我們應該在旅游景點和公共交通工具上密切留意,同時避免將手機放在餐桌或吧臺等容易被偷的地方。
再次,使用手機時注意周圍環境,防止他人窺視密碼。最后,及時設置手機的追蹤功能,一旦丟失可以第一時間定位。
警惕是最好的防護,而勇氣,則是在危難時刻最可靠的武器!當遇到不公時,勇敢地反抗,讓那些心懷不軌之人明白一個道理:并非所有獵物,都是唾手可得的!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4690813/Instant-karma-phone-snatcher-tries-steal-Chinese-students-mobile-lawless-London-theft-hotspot.html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2228481/The-phone-snatching-epidemic-children-prams-avoid.html
文|Tutti
點「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