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海高鐵作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包(銀)海通道的關鍵組成部分,是連接廣東湛江與海南海口的關鍵交通線路,項目估算總投資 402.1 億元。這條全長約130公里(陸上部分)的高鐵線路,以350公里/小時的設計時速,串聯起我國內陸與海南島,其建設不僅對于加強粵瓊兩省的聯系、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是前往海南島的又一快速通道。
根據資料顯示,湛海高鐵采用“陸上高鐵+輪渡過海”的分段建設方案,陸上正線北起湛江市湛江北站,向南經雷州北、龍門西等站點,直達徐聞南港輪渡站。瓊州海峽段采用“人乘船過海”模式,新建南北輪渡站,乘客無需換乘,通過專用輪渡船完成23公里的跨海航程,耗時約1.5小時。這一方案在降低初期投資的同時,也為未來建設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預留了接口,實現了經濟性與前瞻性的平衡。
線路在湛江樞紐通過聯絡線與深湛高鐵、廣湛高鐵、合湛高鐵無縫銜接,形成輻射大灣區與北部灣的交通網絡。值得關注的是,湛江北站西端咽喉區設置6線并行引出,其中湛海高鐵正線與合湛聯絡線相鄰,未來可通過聯絡線快速接駁合湛高鐵,進一步強化粵西與廣西的聯系。
湛海高鐵的規劃可追溯至2015年,彼時項目被列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但受限于跨海技術瓶頸和投資規模,前期工作進展緩慢。2018年完成可研修編后,項目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2021年被納入《海南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規劃》,成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點工程。
2023年是關鍵轉折年:5月可研鑒修評審會召開,明確線路走向與技術標準;6月北港海域勘探啟動,標志著輪渡方案進入工程驗證階段。2024年8月,瓊州海峽輪渡方案初詳勘作業開工,為輪渡碼頭設計提供地質數據。2025年3月,廣東段用地預審獲自然資源部批準,掃清了項目落地的最后障礙。
目前,湛海高鐵已進入施工前沖刺階段。2025年1月,湛江北站至動車運用所聯絡線啟動建設,其中湛海高鐵正線湛江北站特大橋樁基工程同步推進,標志著陸上段進入實質性施工。同期,瓊州海峽北岸的海安港啟動客滾運輸應急保障基地建設,新建2座水平船臺和浮船塢,為未來輪渡船舶維修提供保障。
綜合各方信息,湛海高鐵預計2025年底正式開工建設。這一判斷基于三大依據:一是廣東段用地預審已獲批,項目進入施工許可申領階段;二是合湛高鐵廣東段計劃2025年6月開工,湛江樞紐工程的同步推進將為湛海高鐵創造施工條件;三是粵瓊兩省已達成共識,明確以“輪渡先行、陸島同步”模式加快推進,計劃2025年第四季度舉行開工儀式。按照規劃,項目建設工期為4年,預計2029年建成通車。屆時,湛江至海口將實現2小時直達,海南與大陸的時空距離大幅縮短,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