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溫州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5月15日,永嘉縣輪船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出于安全考慮,甌北至溫州安瀾航線將于5月16日至5月31日期間,在低潮位時段暫停運營。這條公告是否勾起了你的回憶,你有多久沒有乘坐這艘輪渡了?
“永車渡11”號
客流逐年遞減
除兩岸通勤還有送外賣
公告發布當天,永嘉縣輪船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胡建光竟接到了不少問詢電話。
“不少人誤解了,以為這條航線要永久停運了,其實并非如此。我們只是依據潮汐規律,對航線運營時間作出正常的調整安排。”他向記者說道。
“現在還有人坐船出行嗎?”“航線不是都停運啦?”這是近年來胡建光時常會遇到的“尷尬局面”。
胡建光說,自己從1989年入行,四十多年來,見證了輪渡由盛轉衰的過程。在鼎盛時期,該公司運營著沙頭、橋下等多條航線,如今大多已停運,只剩下甌北至安瀾這一“獨苗苗”了。
胡建光介紹,該航線聯系浙南地區最大的碼頭——安瀾碼頭,從上世紀90年代初航線開通至今,每天四五萬人次的“渡輪大軍”,到現在每天不足萬人次的客流量,如今更是因為望江路施工、溫州北站配套道路投用、通行碼頭的公交線路調整,客流一再銳減。
據統計,目前,該航線每日運行100多個班次,日均乘客6000多人次,以中老年群體為主。這其中有兩岸通勤的上班族,也有從甌北到市區看病的老年人。
另外,電動自行車也是乘船“主力”。胡建光介紹,由于甌越大橋禁止電動自行車通行,不少人便將輪渡作為過江的交通選擇。
在這些乘客中,還有不少外賣小哥的身影,甌江兩岸分布著眾多餐飲店,兩岸居民常有互相點外賣的需求,而“坐船送外賣”就成了外賣小哥們的配送方式之一。
老船長談興衰
單日客流曾創下7萬紀錄
對輪渡客流的變化,在甌江“擺渡”了大半輩子的老船長王震更有感觸。從1993年甌北安瀾航線開通至今,他一直在碼頭工作,見證了三十多年來輪渡的起落沉浮。
一開始,王震擔任售票員,彼時甌江兩岸還沒有一座越江橋梁,市民過江,只能依靠渡輪。他介紹,20世紀90年代,溫州各大民營企業陸續起步,大批的外來務工人員涌入溫州。“無論是工人、干部還是技術人員,抑或來投資考察的,前來乘坐輪渡的,各行各業的人都有。”
他至今記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那天,永嘉的居民紛紛跑到市區參加慶祝活動,當日的客流創下了7萬人次的最高紀錄,他作為售票員更是從早上四五點一直忙到了晚上十點。
然而,這樣的忙碌景象并未持續太久。2000年8月11日,連接溫州市區、江心嶼和甌北的東甌大橋建成通車,輪渡開始走向衰落。那時,王震從售票員轉行為船長僅兩年,他清楚地記得大橋通車那天,船艙一下子空了一大半。
客渡客流少了,王震被派去開行車渡航線。但到了2014年,甌越大橋的通車,又帶走了更多客流,尤其是車渡業務受到了更為嚴重的沖擊。
到了2015年,難以為繼的甌北車渡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業務沒了,但船還在,按照上級要求,王震將“永車渡11”號輪船開回了客渡航線。
時至今日,甌北至安瀾航線只剩下了兩艘船,王震和他的“永車渡11”一直在。“現在客流明顯少了,好幾次我空船在江上行駛,心里挺不好受的。”王震說,明年,“永車渡11”號輪船就要報廢了,陪伴多年的“老家伙”要走了,而他還不知道輪渡的未來何去何從。
未來發展方向
將碼頭打造成文創園區
為了輪渡的未來,輪船公司也一直在努力。“我們始終沒有放棄,一邊提升基礎設施,一邊探索新的發展方向。”胡建光表示。
為改善碼頭環境、提升服務能力,去年永嘉縣交通運輸局將甌北碼頭改造列入省級民生實事項目上報。與此同時,輪船公司也自籌資金,對躉船、鋼引橋等關鍵設施進行維護和升級,力求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的出行體驗。今年,當地還啟動了甌江航道疏浚工程,進一步保障通航安全與效率。
“接下來,我們將以甌北碼頭為著力點,打造一個集航運服務、文化展示、休閑旅游于一體的文創園區。”胡建光介紹,“目前我們正在與相關單位積極對接,希望借助甌江的文化底蘊和區位優勢,實現從傳統航運向綜合文旅發展的轉型。”
深知溫州粉絲群上線啦!
長按掃一掃,添加小編進群!
添加時注明來意哦~
商務、爆料加微信:szwz_0577
小編起早貪黑
只求您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