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任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抨擊拜登政府的新能源政策是“綠色新騙局”。共和黨日前公布一份法案草案,擬終止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東方衛視海外報道員在探訪中發現,美國本土電動車產業正面臨發展困境。
位于美國南部的得克薩斯州常年陽光燦爛,氣候溫暖,理應是駕駛電動車的理想之地。但在得州的公路上,很少看到電動車。報道員發現,美國品牌的電動車,除特斯拉之外,走的都是大型路線,至少SUV起步,讓不少人直呼“沒必要”。
得州居民塞繆爾兩年前花1.3萬美元買了一輛尼桑二手純電車,續航能力只有200英里,但他覺得已經足夠。塞繆爾說,他買電動車優先考慮的因素還是價格和續航能力,是否是美國品牌,他覺得不重要。
報道員走訪發現,得州的4S店里,電動車也很少見。如果有,也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貴。同一品牌,同一配置,電車會比油車售價高出1.5萬至2萬美元,更別提跟中國電車價格相比了。汽車銷售人員還向報道員坦言,他感受到了美國電動車品牌在功能創新上的局限性:“我看到在中國和日本有新的技術,看到這些車能做什么,看到很多更酷的功能。”
電動車技術日新月異,全球普及性也在不斷增加。但受貿易保護主義影響,美國市場電車品種不多,消費者可選范圍很小。而美國本土電車品牌似乎也沒有動力、技術和空間去發展。
看看新聞記者: 安妮
編輯: 陳林濤
責編: 施遠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