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小的權利,做最大的刁難。”
一個眼球缺失的盲人去辦手機卡,卻被要求睜開眼刷臉認證,
你聽聽這像話嗎,不對,這說的根本就不是人話啊。
然而更無恥的是,營業廳的工作人員他不僅不說人話,他還不辦人事,
甚至在被人民日報通報點名后,還“不知悔改”......
要說起這事,還得從一周前說起,當時的管大爺帶著身份證去營業廳辦手機卡,
剛開始還好好地,但最后卻卡在“人臉識別”環節,當時的工作人員竟然要求他“睜眼、轉動眼球”,
到這小編只想說,要求一個雙目失明、眼球缺失的老人“睜眼”,這個人缺心眼都算不上,這是純純的缺德!
可盡管大爺已經解釋,自己在出生幾個月就沒了眼球,就連身份證照片都是閉著眼拍的。
甚至當時的管大爺還自己的把殘疾證和身份證都擺在那兒。
但工作人員還是“油鹽不進”地,直接甩出一句:“系統過不了,辦不了!”
最后逼得管大爺用自己女婿的身份代辦,這才完事。
這件事一出,可以說是直接點燃了網友們的怒火:“讓盲人睜眼,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人嗎?趕緊倒閉吧。”
然而更氣人的是,在同一家運營商的其他網點,卻能靈活處理這種事情,
別人那兒只需要殘疾人帶證件拍照就行,根本不用所謂的“睜眼刷臉”。
怎么的,這一家的執行人是給自己當“皇帝”了嗎?合著“規定”是死的,怎么執行全看自己的心情?
當然不只是網友們的怒火壓不住了,這一次也直接惹怒了官媒——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直接發文開噴,“太過分,一手機營業廳竟然要求盲人“睜眼刷臉”認證”,
“當人臉識別成為唯一驗證方式,就是在剝奪特殊群體最基本的權利。”
確實,現在管大爺辦手機卡這件事,根本不是技術的問題,這直接上升到了“良心的問題”。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國家對這種事情早有規定,從6月1號實施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辦法》明確要求,
不得將刷臉作為唯一驗證方式,處理殘疾人信息必須“最小必要”。
你看,這離6月1號僅僅只剩十幾天的時間,就有人迫不及待的整出“幺蛾子”了。
當然,除了6月1號頒布的新規,其實更早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也一直在強調保護特殊群體的權益。
但是往往現實中,卻一直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他們想著法的來使用自己的權利。
然而更讓人氣憤的是,伴著這件事在互聯網上持續發酵,
涉事營業廳不僅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甚至還搬出“系統規定”當給自己開脫,這臉皮,真不是一般的厚。
可是這還不是最氣人的,之后運營商分公司更是直接回應道:“不清楚其他驗證方式”,
真是氣笑了,這話說的就好像一個廚師,只會做西紅柿炒蛋一樣,那要你擱這干啥呢!
不得不說,真是有什么樣的老板,就有什么樣的員工,他們這管理水平,真是讓人瞠目結舌。
但是對此小編想說,技術是服務人的工具,不是推卸責任的借口!
其實他們完全可以用指紋、聲音或用人工審核替代刷臉,最關鍵的還是自己想不想做。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這樣的例子并不是第一次見了。
早在之前,四川的沈先生因面部大面積毀容,所以沒有辦法通過人臉識別來綁定醫保卡。
可盡管他手上拿著自己的殘疾證明,卻還是被系統判定為“身份不符”,沈先生最終也只能放棄線上服務。
無獨有偶,盲人蘇先生因先天性失明,所以在申請醫保碼時,被迫嘗試上百次的手機人臉識別,
最終他不得不用紙片貼在眼皮上面來輔助認證,就這樣才僥幸通過。
所以說,在以前沒刷臉這項技術的時候,盲人還能辦卡;現在科技‘進步’了,反而又變得寸步難行了?
終于,隨著管大爺這件事的持續發酵,涉事運營商最終也選擇了妥協,他們表示“會上門辦理”,
可雖然他們最后選擇了妥協,但是他們在管大爺傷口上撒的鹽怎么辦,他們給管大爺造成的傷害怎么辦。
所以說,這些還遠遠不夠,因為我們現在需要的,不是一次次輿論倒逼下的“特事特辦”,而是從制度到執行的全方位保障。
就像人民日報說的那樣:“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關鍵取決于它如何對待最脆弱的人。”
技術的意義是應該讓生活更便利美好,而不是去制造新的不公平。
真正的進步,不在于系統有多智能,而在于它能否溫暖地擁抱每個不同的人。
當老人不再因健康碼寸步難行,當盲人辦卡不再被逼著“睜開眼睛”,當每個“少數人”都能被溫柔以待——這樣的社會,才配得上“科技進步”四個字。
畢竟,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從來不是看它如何對待強者,而是看它怎樣呵護那些弱小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