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孺人唐氏(663-693年):酒泉郡晉昌縣(今甘肅安西縣)人,特進莒國公唐儉孫女。儀鳳二年(677年),以良家子身份參加選秀。婉順居體,柔明表質。史載她“麗質天然,徽音神授。”容貌美麗,歌喉動人。嫁給相王李旦,生下汝南王李隆悌。
長壽二年(693年)正月,與李旦的另外三位妻妾被武則天賜死,年三十一歲。那一年,李旦數遭毀謗,差點連命都不保。直到后來,武則天把廬陵王李顯立為太子。神龍二年(706年),又封李旦為安國相王,才把愛妃們重新落葬在河南龍門之原。景云年間,追封為昭儀。唐睿宗李旦為其立碑,即“唐睿宗昭儀晉昌唐氏碑”。
唐玄宗李隆基
1.皇后王氏(?-724年):唐玄宗的原配皇后,同州下邽縣(今陜西渭南市)人,梁冀州刺史王神念的晜孫女,同州參軍王仁皎的女兒。貌美如花,溫柔聰慧。李隆基還是臨淄王時,娶王氏為妃。討伐韋后,王氏在幕后協助臨淄王,終于完成大業。《舊唐書》“頗預密謀,贊成大業(《舊唐書》)”。先天元年(712年),立為皇后。
因無子,地位受到挑戰。武惠妃多次挑撥,玄宗萌生廢后之意。開元十二年(724年),王皇后與其兄王守一為求子,聽信僧人建議使用“霹靂木”施行厭勝之術。七月,事情被揭發,玄宗廢王皇后為庶人。兄長王守一自殺,家族受到牽連。
十月,王氏去世,葬在無相寺。當時,詩人王諲作賦,諷刺玄宗的行為。后宮女子思慕她,玄宗也感到后悔。寶應元年(762年),唐代宗即位,恢復其后位。
題外話:王皇后的哭訴
王皇后與玄宗結婚多年,始終無子。當時,武惠妃很得寵,王皇后心中不滿,武惠妃就詆毀她。然而,王皇后平時對下屬們素有恩惠,因此沒人說她壞話。玄宗也起了廢皇后之心,把這件事情告訴姜皎(玄宗的好友、大臣)。姜皎卻把事情說了出去,致使發配欽州(今廣西欽州市),途中死于汝州(今河南汝州市)。皇后因失去玄宗的愛戀,處于隨時可能被廢的恐懼中,哭著問玄宗:“陛下難道不掛念當年阿忠(皇后父親的小名)拿衣服換一斗面粉,給您做生日湯餅的事嗎?”玄宗聽了為之動容,暫時放下了廢后的打算。
2.惠妃武氏(699-738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人。武則天的侄孫女,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兒,母為鄭國夫人楊氏。天生麗質,貌美如花,雍容華貴,美麗嬌媚。
父親早逝,養于宮中,得到武則天的庇蔭。能歌善舞、精通音律,性情乖巧,善于逢迎,很快博得了唐玄宗的歡心。先天元年(712年),被玄宗寵幸,封婕妤。生有夏悼王李一、懷哀王李敏、壽王李琩、盛王李琦,上仙公主、咸宜公主、太華公主。
開元十二年(724年),賜號惠妃,禮節、待遇等同皇后。勾結權臣李林甫,誣陷王皇后和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玄宗廢三王為庶人,不久賜死,天下人都為他們感到冤枉。自從陷害了太子等人后,武惠妃害了疑心病,屢次看到他們的鬼魂,從此一病不起。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十二月,惠妃去世,玄宗非常傷心,追封她為皇后,謚貞順,葬在敬陵。唐肅宗李亨即位,因惠妃謀害三位皇子,廢除了她的祠享。
3.貴嬪楊氏(?—729年):弘農華陰(今陜西華陰市)人。容貌出眾,才華橫溢。一舉一動,透露著高貴與典雅,讓人不禁為之傾倒。武周時,嫁給臨淄王李隆基。景云元年(710年),冊封為東宮良媛,次年,生下兒子李亨(即唐肅宗)。當時的太子妃王氏無子,楊良媛為求自保,將李亨交給她來撫養。先天元年(712年)八月,唐玄宗即位,冊封為貴嬪,生下寧親公主(即齊國公主)。開元十七年(729年),楊氏病逝,葬于細柳原。唐肅宗即位,追謚母親為元獻皇后,與玄宗合葬在泰陵。
4.貴妃楊玉環(719-756年):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樂縣)人。追封齊國公楊玄琰之女,宰相楊國忠的堂妹。天香國色,嬌羞迷人,皮膚白嫩得像凝脂,一雙美目顧盼生輝,艷麗得如同桃花李花,身姿輕盈,有著國色天香之姿,與西施、王昭君、貂蟬,并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性格婉順,姿質豐艷,擅長歌舞,通曉音律,善彈琵琶。雖然體態豐腴,但精通胡旋舞,身段飄搖,翻躍如風,令人眼花繚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