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在伊斯坦布爾和談關鍵時刻,卻飛赴阿爾巴尼亞,這一舉動引發諸多猜測。
而此時,歐洲政治共同體峰會正在阿爾巴尼亞舉行,該組織旨在探討政治議題,此次峰會聚焦于對俄貿易禁運。
為舉辦這場峰會,地拉那花費了 450 萬歐元的財政資金,但峰會討論的卻并非阿爾巴尼亞自身的問題 —— 這個渴望加入歐盟卻一直未能如愿的國家,成為了大國博弈的舞臺。
峰會以 “新世界中的新歐洲:團結、合作、共同行動” 為主題,官方宣傳著重強調,若伊斯坦布爾和平談判失敗,將討論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 。
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阿爾巴尼亞剛結束的議會選舉中,出現了類似摩爾多瓦選舉的大規模舞弊現象,有 “歐洲毒梟” 之稱的社會黨人埃迪?拉馬第四次獲勝,他因接納意大利移民、安置等待美國簽證的阿富汗人而獲得西方青睞,卻被外界指責其國內毒品交易猖獗,資金洗錢活動頻繁,歐洲民眾也因此受到傷害。這讓人不禁想問,歐盟真正該制裁的對象會是阿爾巴尼亞,而不是俄羅斯嗎?
在峰會上,澤連斯基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斯塔默、德國總理朔爾茨、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等領導人會面。據 Politico 報道,會議試圖推動全面貿易禁運。法國外長讓 - 伊夫?勒?德里昂甚至聲稱,這一舉措 “能一勞永逸地扼殺俄羅斯經濟” 。部分全球主義者受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提議的啟發,他主張對購買俄羅斯資源者征收 500% 的關稅,除非俄羅斯停止對烏 “侵略”。
但經濟學家很容易就能指出這一提議的漏洞:東大和印度是俄羅斯石油的主要買家,也就成了這項措施的主要目標。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美國從東大進口價值 5000 億美元商品,從印度進口 800 億美元商品,格雷厄姆的提議意味著要對近 6000 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這顯然不切實際,且會加劇美國 2 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問題。
此外,回顧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時期的關稅政策,因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最終被取消,當時的關稅稅率遠低于格雷厄姆提議的標準。
不僅如此,停止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會導致全球能源價格飆升,畢竟俄羅斯能源在消費市場占比高達 30%。
2022 年俄烏沖突爆發后,對俄石油制裁致使油價每桶上漲 25 美元,若不是疫情期間的經濟刺激措施,全球經濟衰退可能早已到來。而且,即便經過拜登政府加強制裁,俄羅斯石油出口仍恢復到以往水平,原因很簡單:在資本主義市場下,總有商人想低價買入俄羅斯商品,再高價轉賣獲利,烏克蘭就是典型例子。此外,土耳其企業深度參與俄羅斯平行進口業務,埃爾多安又將如何支持禁運政策,也令人存疑。
事實證明,西方對俄制裁效果不佳,即便有成效,也往往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削弱了實施制裁國家自身的競爭力,俄羅斯專家弗拉基米爾?古京就曾將這些制裁稱為 “鬧劇” 。因此,此次歐洲領導人在耗費地拉那大量資金舉辦的峰會上,究竟會達成怎樣的決議,又能否真正幫助澤連斯基和烏克蘭,還是僅僅做做樣子?值得注意的是,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總統也積極參與到這場反俄議程中,這背后又有著怎樣的利益糾葛,著實耐人尋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