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的‘魔法’與香港的機遇”
——訪吉林省委書記黃強
今年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聽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吉林要深入落實黨中央關于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的戰略部署,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展現更大作為,為吉林振興發展指路引航。
文:盧冶 林凱 曹旭
在東北全面振興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兩大國家戰略同頻共振的背景下,地處東北亞地理中心的吉林省,正以“向北構筑開放門戶、向南鏈接灣區機遇”的獨特姿態,勾畫新的坐標。
▲吉林省委書記黃強。
作為連接東北亞與粵港澳的樞紐,這里既有向北開放的陸路口岸集群,又有與港澳多年積淀的合作基礎——從“吉林制造”馳騁港鐵17年,到“長白山人參”香飄港澳市場。值此吉林省委書記黃強率團赴港參加吉港澳經貿交流暨長白山人參推介活動之際,接受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采訪,以七句“破圈”金句勾勒發展藍圖:“地理上的遙遠并不能阻隔我們的交流合作”彰顯開放胸襟,“低調的吉林究竟還有多少種魔法”叩問發展潛力。這場南北戰略握手正將東北亞腹地的資源優勢,轉化為服務國家開放大局的澎湃動能。
“地理上的遙遠并不能阻隔我們的交流合作”
中國香港男子短道速滑運動員朱定文很火,憑借著流利的東北話和地地道道的香港人身份的極大反差,迅速走紅。
由于香港沒有標準冰場,2014年朱定文便跟隨大批運動員來到長春,跟吉林短道速滑隊一起訓練。每年有大半年的時間泡在東北,因此也練就了一口標準的東北話。
有網友評論,“聽口音的話,香港到吉林30分鐘夠了。”
當然這只是一句調侃,但也道出來,吉林與香港雖相隔千里,卻人文相親。
正如黃強所說,“地理上的遙遠并不能阻隔我們的交流合作?!?/p>
吉林與香港,一北一南,一寒一暖,看似遙遠的地理坐標,卻因“一帶一路”倡議與東北振興戰略的交匯而緊密相連。
數據顯示,目前共有435戶港澳企業在吉林投資,包括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華潤集團、雅戈爾(香港)實業有限公司、天倫燃氣集團等等,它們不僅是香港的明星企業,也是吉林省的重要合作伙伴。
港華能源自2007年加入長春市燃氣及清潔能源事業,初始出資3.95億元,目前已先后投資25億元。
天倫燃氣集團2011年選擇來吉林省投資興業,在長春市設立東北區域公司總部。近年來,隨著長春都市圈的發展,該企業已經布局磐石市、舒蘭市、伊通滿族自治縣等11個城市燃氣管道特許經營項目,安置就業525人,均為本地從業人員。
這種合作交流在經貿往來之外,更在文化、科技等多個領域開花結果。
“在香港具有百年歷史的王三正參藥莊,就來源于清朝的‘吉林官參局’?!?/p>
“香港高教界首枚遙感衛星‘香港科大—雄彬一號’成功升空,就有吉林長光衛星公司的參與。”
“香港是吉林重要的外資來源地,到位資金占全省外資總量近1/3,排名第一?!?/p>
這種跨越山海的默契,在黃強的講述中有了更深的注腳。此次吉港澳經貿交流暨長白山人參推介活動,必將繼續深化在冰雪運動、科技創新、中醫藥等領域的合作。地理的距離阻擋不了人心的相通,在新時代的發展征程上,吉林與香港必將攜手書寫更多合作共贏的精彩故事。
▲吉林人參。
“港澳有的我們非常需要,港澳缺的我們都有”
數據顯示,吉林省在2024年迎來了一個旅游的新高峰,全年接待的入境游客達到了92.29萬人次,同比增長高達122.9%。來自港澳臺的游客人數也突破了8.85萬人次,增長率為90.3%。
農歷大年初一,吉林北大湖滑雪場迎來了海內外滑雪愛好者,香港游客黃禮先在滑雪道上展現技巧。他表示,飛機上,像他一樣的香港游客還有很多,趁著春節假期來吉林“滑個過癮”。
除了香港,越來越多的大灣區游客北上打卡,在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場,這座亞洲最大的滑雪場里南方游客常年占比超過60%。英語和粵語已經成為這里的“第二方言”。雪場跟拍攝影師袁春明笑稱,“聽得久了,我也能說上幾句,我靚唔靚仔!就是看我帥不帥的意思。”
這種火熱景象不僅體現在冰雪旅游領域,更折射出吉港澳合作正在向全方位、多層次拓展。在采訪中,黃強特別提到“吉林制造是港澳市場所需,中車長客與港鐵已有17年的合作歷史,陸續提供了446輛地鐵車輛。香港夏季炎熱,可以來吉林避暑,冬季可以來吉林賞雪,恰恰港澳有的我們非常需要,港澳缺的我們都有。”
“人心相通最好的方式是加強交流交往。”黃強亦詳細闡述了兩地合作的廣闊前景,吉林大學正與澳門科技大學開展平臺共建,“我們期待早日建成,讓更多創新成果變成產業的成品和發展的結果。我們也誠邀廣大港澳青年才俊走進吉林、扎根吉林,在廣闊天地中成就非凡事業、實現人生理想。”
“低調的吉林究竟還有多少種魔法?”
新雪季,“南方小土豆”一路向北,感嘆“低調的吉林,你到底還有多少種魔法?”國內外游客流連忘返,吉林文旅火爆“出圈”。
吉林的魔法,藏在每一寸黑土、每一片雪花里。
此次港澳經貿交流活動,吉林省精心準備了“一白一黑”兩種魔法:“白”是冰雪經濟,“黑”是黑土特產。
在佐丹力159數字化智能工廠,全流程無人化生產線上機械手、AGV小車成品智能分揀,一盒盒深加工后的農產品從這里發往全國,總經理張禎琦介紹,自成立以來發展至今,該企業銷售額已突破60億元,納稅超過16億元,年消耗雜糧18430噸,帶動農戶4500戶。
這里黑土肥沃、林海涌翠,而森林是吉林生態的家底。依托長白山脈蜿蜒筑起的“綠色長城”,吉林冬天擁有世界頂級的粉雪、靜風、暖陽和霧凇,夏天是避暑勝地,深受國內外游客喜愛,人參、礦泉、松花硯“長白山三寶”聲名鵲起,G331串聯起千里邊關如畫美景,波瀾壯闊的歷史文化彰顯著吉林的獨特魅力。
“吉林,吉林就是吉祥森林?!秉S強闡釋。
吉林的魔法,還藏在文化底蘊中。延邊州的朝鮮族民俗村熱情洋溢的歌舞、查干湖的延續千年的冬捕習俗、霧凇島的晶瑩剔透的霧凇、老里克湖粉雪的靜謐悠揚,每一處都像是現實版的“魔法場景”。
“稀缺性和唯一性是旅游的生命。”黃強如是解釋。
吉林的自然資源和冰雪優勢,正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吉林的潛力就像雪下的黑土地,看似沉靜,實則蘊藏無限生機。
▲吉林參農。
“遼闊的土地,養育不出狹窄的愛”
這個雪季,一位云南游客在短視頻平臺分享吉林之行引發廣泛共鳴。視頻中,女孩用充滿驚喜和溫情的語調講述著吉林的冰雪奇緣——從熱氣騰騰的鐵鍋燉到晶瑩剔透的霧凇,從滑雪場的暢快淋漓到東北人的豪爽熱情。視頻最后,女孩動情地說道:“我時常在想,是什么樣的原因能夠孕育出如此樸素熱情的人,查到的答案是,東北土地遼闊,而遼闊的土地,養育不出狹窄的愛?!?/p>
它不僅展現了一位普通游客眼中的吉林魅力,更折射出吉林省以冰雪為媒、以真誠待客的發展之道。正如網友留言所說:“遼闊的土地,養育不出狹窄的愛?!痹谶@片黑土地上,冰雪經濟的火熱與人文溫度的熾熱,正交織出一幅動人的發展圖景。
“吉林的雪是冷的,但人心是熱的。”來自廣州的游客張婷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道。她的感受,正是吉林冰雪經濟發展的生動縮影。
在冰雪旅游火爆的背后,是吉林人開放包容的精神底色,是吉林省大力發展冰雪經濟的成果。2024—2025雪季,1.7億人次游客用腳步投票,冰雪旅游總收入突破2950億元,其中,2024年12月南方游客占比達70%。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總書記提出的理念,正在吉林成為生動的實踐。
這個雪季,吉林省冰雪旅游再升級。2024年12月,吉林省提出“滑雪度假地優化提升”“特色冰雪樂園升級”“旅游景區、度假區質量提升”“特色冰雪品牌”“特色冰雪節事”五大行動。
各景區不僅完善了配套設施,更加強了對服務人員的培訓,讓“冷資源”真正釋放出“熱效應”。
在長春冰雪新天地,工作人員會主動為顫抖的南方游客遞上姜茶;在滑雪場,教練們不厭其煩地糾正初學者的動作;在街頭巷尾,一句“咱家”瞬間拉近彼此距離……這些細節,被游客們寫入游記、拍進視頻,成為吉林最生動的“軟實力”。
正如一位雪場負責人所說:“游客的感動,往往藏在‘多問一句’‘多幫一把’的細微處?!?/p>
“吉林省有很多個新中國第一”
“吉林省有很多個新中國第一?!秉S強對這些成績單如數家珍。
新中國第一輛汽車、第一所航空學校、第一爐光學玻璃、第一列鐵路列車、第一臺電磁式電子顯微鏡、第一架單反相機、第一臺紅寶石激光器、第一塊合成橡膠、第一袋化肥都誕生在吉林。吉林樺甸夾皮溝金礦已有200多年開采歷史,是“中國第一金礦”……
如今,在一汽紅旗文化展館內,1958年至1997年間的紅旗轎車依然靜靜佇立,這里陳列著新中國第一輛國產東風牌小轎車,也展示了不同時期大閱兵中使用的檢閱車,展現了紅旗品牌從誕生、成為“國車”到新時代強勢崛起的發展足跡。在2018年“范長江行動——吉林行”活動中,來自香港的學子鄭芊淳走進紅旗展館后深受觸動:“原來我們熟悉的紅旗,是在這片土地上‘長’出來的,太震撼了!”
地上的紅旗車,天上的航空夢。吉林同樣在航空航天領域成績斐然。“長春的空軍航空大學前身是東北老航校,是解放軍第一所航空學校。1949年香港‘兩航’起義后,許多人員和物資被送到這里。”黃強說,“抗美援朝時期,飛行員訓練只有幾十個小時,就敢與美軍王牌飛行員空中‘拼刺刀’,了不起。港澳同胞熟知的航天員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劉洋等都是這里畢業的?!?/p>
吉林還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長春電影制片廠自建廠以來,80年間已拍攝超過3600部影片。香港素有“東方好萊塢”之稱,而吉林與香港電影界的合作早在20世紀60年代便已開啟,經典合拍片《滾滾紅塵》正是其中的代表?!伴L春電影節即將開幕,我們熱情地歡迎港澳文藝界人士和廣大同胞積極參與。”黃強在采訪時誠摯發出邀請。
▲全球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
“把關東軍司令官邸還給人民,改造成咖啡館,再用100年”
▲松苑賓館曾為關東軍司令官邸。
自黃強履職吉林以來,前后20余次頻密檢查、暗訪歷史建筑文物保護工作?!耙_處理保護與利用、保護與發展、保護與開發等關系,決不能假借發展之名搞大拆大建,決不能干‘拆真古跡、建假古董’那樣的蠢事?!?/p>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吉林多處歷史建筑在歲月的長河中見證著這座城市的百年變遷,如今在新的節點上,正以嶄新的姿態“活起來”,沉默的建筑“開口說話”。
“冬天路過時,它還被圍擋擋得嚴嚴實實,我只能從縫隙中偷偷看一眼那棟落滿灰塵的老房子。”長春市民孫木新回憶道,“后來上網一查才知道,原來那是日本東本愿寺舊址。前幾天再經過時發現圍擋拆了,房子竟然‘重見天日’了,真的很驚喜?!?/p>
北京大街歷史文化街區人聲鼎沸,新民大街“煥新”已進入倒計時;豐樂劇場舊址的修繕工程緊鑼密鼓,舊日舞臺將在修復后重現光彩;長春日本東本愿寺舊址拆除圍擋后,栽種的沙冷杉錯落有致,仿佛在提前“劇透”即將誕生的“杉·美術館”。
在豐樂劇場,人們可以聆聽媲美維也納的高水準演出;在昔日的關東軍司令官邸,市民可端一杯咖啡坐在陽光下,靜靜品味建筑的前世今生;在吉林的每一座歷史建筑中,發現并學習那段厚重的歷史。建筑可以沉默,也可以說話。“我們要把這里真正‘還給人民’,轉身變為向公眾開放的咖啡館,在消費當中享受愉悅,接受教育,再用它一百年?!秉S強如是說。
“作為吉林省委書記,我考慮兩件事,第一高質量發展,第二吉林人民共同富裕?!?/strong>
▲長光衛星科研人員在開展空間環境試驗。
2025年以來,吉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一季度,吉林省接待國內游客達1.21億人次。
一季度,吉林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8.4億元,增長4.8%,高于全國0.2%。
一季度,吉林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同比增長9.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
一季度,吉林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327.7億元,同比增長4.6%,高于全國0.9個百分點。
此次港澳之行是吉林省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將重點推介“吉字號”特產、冰雪旅游等特色產業,推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
“作為吉林省委書記,我考慮兩件事,第一高質量發展,第二吉林人民共同富裕?!迸R行前,黃強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這番話不僅彰顯了吉林省委落實國家戰略的堅定決心,更勾勒出新時代吉林振興發展的清晰路徑。
來源:香港大公報
編輯:王偉光
主編:曲翱 監制:陳尤欣
點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