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正文內容
2025·項目推介
富源縣
年產5萬噸魔芋高端制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項目2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關于招商引資工作的決策部署,豐富招商引資項目生成機制,曲靖市投資促進局在全市范圍內遴選了一批產業引領性強、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招商引資策劃包裝項目。
“曲靖招商”微信公眾號推出“曲靖招商引資策劃包裝項目”專欄,分批對項目進行推介,全方位展示曲靖投資優勢、產業發展及要素保障情況,吸引優質資源聚集,提升招商引資質效。
產業分類
第一、二、三產業/高原特色農業
項目名稱
富源縣年產5萬噸魔芋高端制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建設地點
1.承接地:云南富源產業園區多樂片區。
2.四至范圍:東至羊尾哨火車站方向、西至多樂村方向、南至滬昆高速方向、北至滬昆高鐵隧道方向。
3.地塊圖:
建設性質
新建
項目概述
1.建設內容:項目建設現代化加工廠房及10條生產線,引入先進自動化控制系統,建設研發創新中心、倉儲設施和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產業服務中心,培訓中心;建設魔芋文化展示館與主題觀光園,規范現有種植基地。
2.項目定位:項目依托豐富的魔芋資源和“富源魔芋”品牌資源,圍繞農業現代化與產業升級的核心目標,致力于打造集魔芋標準化種植、精深加工、科技創新、市場交易、文化旅游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形成高品質魔芋種植基地、現代化加工集群、國家級魔芋交易中心、科技研發中心及魔芋文化體驗區等多功能區域,推動魔芋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
3.營收規模: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5億元。
4.預期稅收: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可產生年利稅2億元。
項目實施依據
1.國家
《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農產發〔2020〕4號)、《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中辦發〔2019〕16號)
2.云南省
《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云政發〔2021〕11號)、《云南省“十四五”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規劃》(云政發〔2022〕22號)
3.曲靖市
《曲靖市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施方案》、《曲靖市“十四五”農業現代化發展規劃》(曲政發〔2022〕25號)
4.富源縣
《富源縣“一縣一業”魔芋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富源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富政發〔2021〕72號)
項目建設符合當地產業規劃(包括上位規劃),項目用地符合國土空間規劃,不觸及基本農田、公益林等生態紅線。
項目建設內容
1.建設規模:項目所屬高原特色農業產業;項目建成后將配套建設高品質魔芋供應鏈中心,配備先進的魔芋加工生產線,年加工精粉20000噸以上,開發魔芋面膜、魔芋保健品產品、生物半透膜等20余種,發展魔芋文化創意產業,形成全國最大的魔芋交易市場和魔芋良種繁育基地,帶動就業300余人。
2.建設周期:開工建設至投產運營需26個月。
3.占地面積:項目生產加工基地擬占地100畝,分別在富村鎮、老廠鎮、黃泥河鎮、十八連山鎮等地連片種植5000畝。
4.用電負荷: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需耗電量為50萬千瓦時。
項目配套條件
1.項目優勢及機會
(1)氣候資源優勢:富源縣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降水主要集中于每年的5~10月且雨熱同期,夏季最熱均溫僅為18.3℃。此外,富源縣山高谷深,部分地區常年濃霧,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大冷庫,產品儲藏時間可達1年以上,具有明顯優勢。
(2)產業基礎與市場優勢
①全國領先的種植與加工規模。2024年富源魔芋種植面積達15萬畝,占全國7.5%,年產魔芋19.6萬噸,產值11.6億元,形成“種芋規模、種植規模、加工規模、交易規模”四個全國第一。擁有全國最大的魔芋交易市場(富村鎮),年交易量20余萬噸,占全國種芋市場的50%以上。
②品牌與市場認可度。“富源魔芋”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和中國馳名商標,品牌價值達11.55億元。產品通過歐盟、日本等國際認證,70%銷往國內外市場,日本進口魔芋食品的80%原料來自富源。
③產品豐富市場廣闊。魔芋產業呈現出多元發展態勢,產品6大類,百余種小類涵蓋多個領域,主要有功能性食品(即食健康食品、植物基素食)、醫藥與保健品(高純≥95%的度葡甘聚糖醫用級材料、功能性保健品)、生物材料與工業應用(環保材料、工業添加劑)、化妝品與個護產品(護膚成分、創新產品)、出口導向型高端產品(國際認證產品、定制化原料)、文旅融合衍生品(文化體驗產品、高端禮品),全方位滿足市場需求。
(3)科研與技術創新優勢
①專業科研機構支撐。云南省農科院富源魔芋研究所作為全國唯一的縣級魔芋科研機構,擁有10項國家發明專利,主導病害防治、基因測序等研究,成功培育“富魔1號”“金地1號”等新品種,并通過太空育種技術提升種質資源。
②技術推廣體系。縣、鄉、村三級農技服務網絡覆蓋200余名技術人員,推動良種覆蓋率提升和標準化種植技術普及。
③土壤與輪作優勢。通過“兩年制壟作免耕栽培技術”等創新種植模式,減少土壤侵蝕和養分流失,延長土地可持續利用周期,緩解連作障礙問題。
(4)交通與區位優勢
①立體化交通網絡。滬昆高鐵、中老鐵路、G60高速等多條干線穿境而過,項目初步選址位置距離高速入口僅10公里。富源北站作為滬昆高鐵入滇首站,實現3小時直達重慶、7小時抵廣州,物流便捷。周邊鐵路貨場年儲運能力660萬噸,保障原料與產品高效流通。
②區域經濟聯動。鄰近貴州、四川等魔芋主產區,富村魔芋交易市場吸引多省客商,形成全國價格風向標,強化區域產業協同。
(5)政策與配套支持
①“一縣一業”戰略推動。云南省“一縣一業”政策將魔芋列為富源核心產業,政府規劃五年內種植面積突破20萬畝,開發100個新產品,建設魔芋特色小鎮和農產品加工產業園,推動全產業鏈升級。
②園區建設與基礎設施。富源生物資源加工產業園區規劃占地488.8公頃,集儲藏、加工、展覽于一體,配套“五通一平”基礎設施,吸引龍頭企業入駐。園區周邊已聚集佳芋食品、金田原公司等企業,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③數字化與電商渠道拓展。中國魔芋網和京東“富源館”上線,打通線上線下交易,提升市場覆蓋率和品牌影響力。
2.項目產業配套情況
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全縣已培育加工生產企業80余家,建成精深加工生產線40余條,開發即食食品、魔芋素食、魔芋月餅等系列產品30余種,年加工精粉超2500噸。龍頭企業如佳芋食品、金田原公司等通過“訂單農業”模式帶動2.6萬戶農戶增收,形成“科研+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鏈條。
3.項目前期準備情況
項目初步選址區域有原料工廠,區域內已完成水、電、路、氣、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可為項目進駐優先提供用地保障,項目區域外圍物流渠道通暢,正在開展招商推介。
4.項目要素保障情況
(1)土地:園區動態持有標準地1000畝,本項目擬用地100畝。
(2)生產用電:現有220kV變電站1座(220kV勝境變電站),變電容量360MVA,110kV變電站2座(110kV四方變電站、110kV高江坪變電站),容量為160MVA,該片區總變電站容量達到520MVA,且仍有擴建冗余,周邊風電場和工業廠礦正在申請陸續接入,目前負載率25-30%。已基本形成了以110kV為主網架,35kV和10kV輻射供電的電網結構,目前電源主要來自500kV喜平變電站、220kV營上變電站。
(3)供給排水:建成年供水能力160萬立方米的供水系統和年處理污水能力110萬立方米的園區第一污水處理廠,建成工業用水水池4000立方米1個,鋪設輸水管道533米,同步開展勝境片區工業供水管網、生活供水管網、污水管網設計評審等有關前期工作。
(4)天然氣:建成富源華昊公司LNG氣化站,日設計最大量20萬立方米;富源燃氣公司白水分輸站-富源縣天然氣管道工程,設計日輸氣能力20萬立方米;園區已實現管道天然氣和LNG灌裝氣“雙向氣源”供氣,有效降低用氣企業用氣成本。
(5)通訊網絡:新建5G基站23套、擴容升級52套,有線、無線全覆蓋,項目地基站設備完善,4G、5G信號全面覆蓋。
(6)標準廠房:標準廠房4棟,單棟建筑面積8833.23m2,四棟合計35332.92m2。建筑層數為4層,每層面積2179.24m2,一層層高為6.9m,二至四層層高為5.4米,建筑高度為23.4米。結構形式為鋼框架結構,墻體材料為加氣混凝土砌塊,樓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6.0kN/m2。
5.生產成本
(1)給供排水:水價為3.24元/m3;污水處理價為1.3元/m3。
(2)供電:電價為0.45元/千瓦時。
(3)人力成本:最低工資標準為1770元/月;小時最低工資標準18元/小時。管理人員5000元—20000元/月;中層人員3000元—10000元/月;技術人員3000元—8000元/月;生產工人3000元—6000元/月。
(4)供氣:天然氣價格為3.32元/m3。
交通運輸情況
富源是云南省東出西進的交通樞紐,處于昆明、貴陽、南寧三重輻射圈內,銷售半徑可達650公里,交通優勢凸顯。
1.航空:富源中心城區距昆明長水國際機場160公里,距貴州省興義萬峰林機場145公里。距擬建的宣威永安機場50公里、盤州機場40公里。
2.鐵路:滬昆高鐵在富源城區設立富源北站,是滬昆高鐵入滇第一站。實現50分鐘到達昆明,90分鐘到達貴陽,3小時到達重慶,4小時到達成都,7小時到達廣州,可當日抵達北京、上海。中老鐵路(富源—萬象)國際貨運列車,開創了“一票結算、一箱到底”全鏈條跨境“門到門、零中轉”物流新模式。2208線鐵路橫穿縣境北部,與威紅鐵路、水紅鐵路、南昆鐵路、滬昆鐵路構成北東南三面環鐵鐵路運輸體系。鐵路貨場3個,儲運能力860萬噸/年。
3.公路:滬昆高速G60、國道G320線、省道S204線、S205線、S309線穿境而過。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1.投資估算:項目擬投資5億元。
2.資金結構:固定資產:3.6億元(占比72%);流動資金:1.4億元(占比28%)。
3.籌措方式:企業自籌。
項目盈利模式及初步經濟效益分析
1.盈利模式:產品銷售盈利+品牌與認證增值盈利+產業融合盈利
2.初步經濟效益分析
①短期效益(1—2年)。在項目啟動初期,重點投入種植基地建設、加工生產線搭建與品牌推廣。種植基地土地流轉、種苗采購等前期投入約1000萬元;加工生產線建設及設備購置約2000萬元;品牌推廣費用約500萬元,總計前期啟動資金約3500萬元。此階段產品逐步推向市場,預計年銷售額可達3000萬元,扣除生產成本、運營成本約2000萬元,年利潤約1000萬元,開始實現初步盈利,逐步收回前期投資。
②中期效益(3—5年)。隨著種植面積擴大、加工產能提升、品牌影響力增強,產品銷量與價格同步上升。預計年銷售額可達8000萬元,成本控制在4500萬元,年利潤達3500萬元。同時,產業融合項目如觀光農業、文化節事逐步成熟,帶來額外收入1500萬元,中期年均總利潤可達5000萬元,投資回報率顯著提升。
③長期效益(5年以上)。經過多年深耕,富源縣魔芋全產業鏈在國內外市場站穩腳跟,技術研發持續突破,產品多元化、高端化。預計年銷售額突破1.5億元,利潤達8000萬元以上,成為當地支柱產業,帶動就業、稅收等社會效益顯著提升,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
合作方式
合資、合作、參股等
聯系方式
聯系單位:富源縣投資促進局
聯 系 人:羅文雄
聯系電話:15887426501
電子郵箱:fyxzshzj@163.com
聯系單位:富源縣投資促進局
聯 系 人:楊 博
聯系電話:18687438281
電子郵箱:495610035@qq.com
來源:曲靖招商
【投稿微信】15969143244
【微便民客服微信】fuyuanwsh02
【微生活小店客服微信】fywshxd01
【富源冠宇房產】0874-8888805
【富源0874代駕】15508743456
富源微生活——發出富源聲音,傳播富源文化,展現富源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