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正式發布,中美雙方同意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關稅解綁同時,“搶運潮”涌現,外貿企業爭相角逐90天的緩沖期,此前積壓的訂單集中補發,航運艙位預訂量大幅回升,運價也隨之水漲船高。對諸多外貿企業而言,中美互降關稅帶來一場“及時雨”。深圳邁德瑞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醫療器械公司,此前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美國客戶處于觀望狀態,已有的訂單也被要求暫停發貨。
特朗普(資料圖)
5月12日中美會談剛結束,特朗普就對著鏡頭大贊“中美關系全面重啟”。但記者追問“90天后談不攏怎么辦”時,他立刻變臉:“關稅會比現在高得多!”這并非虛張聲勢。5月14日,美國商務部突然宣布:全球任何企業使用華為昇騰AI芯片都違法!連挪威漁船上的AI識別系統用了華為芯片,都可能被美國罰款。更離譜的是芬太尼問題。美國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查獲的芬太尼僅有0.3%與中國有關。但特朗普仍堅持對中國醫療設備加征10%關稅,至今累計金額超200億美元。
這場博弈暴露了美國戰略層的致命短板。一邊喊著要和中國“脫鉤”,另一邊又舍不得中國市場的廉價商品來壓通脹;既想用關稅大棒敲骨吸髓,又怕真把中國企業逼急了搞出替代技術。這種精神分裂式的對華政策,結果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中國芯片自給率突破30%、新能源汽車拿下全球六成市場的時候,美國還在為要不要取消24%的關稅左右互搏。特朗普的90天緩沖期根本是給各國創造了抱團反制的空窗期。
美國政府曾多次對美企開出高額罰單,懲罰他們違反出口管制的行為,包括對硬盤公司希捷開出的3億美元罰單,BIS指控該公司違規向華為出口硬盤驅動器。對于中國公司,美國常常采用黑名單的手法,例如把元器件貿易商納入“實體清單”,指控他們非法轉運管控物項。楊杰指出,除了《反外國制裁法》、《阻斷法》和不可靠實體清單等反制措施,中國也可以通過稀土的出口管制進行相應反制。
稀土礦石(資料圖)
《紐約時報》指出,在美國地質調查局列出的50種關鍵礦物中,美國超過一半的關鍵礦物都來自于中國,其中就包括17種稀土元素。這些稀土元素中許多都具有耐熱的化學特性,常被用于制造高質量的磁鐵、玻璃、燈具和電池等產品,甚至還是F-35戰斗機、潛艇、導彈、雷達系統等軍事設備的關鍵原料。這讓稀土成為一張中國能在此輪貿易戰中打出的一張“王牌”。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2025年5月9日,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組織商務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海關總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郵政局等部門在廣東省深圳市召開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現場會,部署各項具體工作。中方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體現了中國政府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美國工廠(資料圖)
美國國防部稀土庫存僅能支撐18個月,而一架F-35戰斗機需消耗900磅稀土材料,核潛艇用量更超9200磅,庫存危機直接威脅軍工生產。美軍甚至考慮拆解退役軍艦回收稀土,但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做法,根本于事無補。中方使用稀土這一戰略資源,精準打擊美方要害,并在此基礎上重構全球供應鏈。關稅戰爆發后,中國對稀土出口實施管制并非臨時起意,而是經過多年戰略布局的系統性反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