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雞肉不能過夜,雞蛋不能過夜”,是用生命在告訴我們的食物安全道理!
可惜多少人還是因為怕浪費而選擇吃隔夜菜,最終把自己的命也搭了進去。
5月17日,山東一位帥氣的28歲準新郎馬彬的去世引發全網關注,引發人們對食物安全更深的思考。
事件經過
1997年出生的馬彬是山東濟寧人,與女友相戀多年,已經到了談婚論嫁,雙方原定在5月8日在老家舉辦婚禮。
為了籌備婚禮,馬彬4月28日就從外地趕回泗水老家了。
5月1號,爺爺也高興,孫子終于要成家立業了,于是爺爺特意宰了只自家養的大公雞慶祝,準新郎的馬彬自然是家里人捧著的對象,讓馬彬多吃點。
當天的雞肉沒吃完j就放進冰箱里,和朋友聚餐時拿出的隔夜鹵味拼盤也一起被放進了冰箱。
這些隔夜的食物家里人又熱給馬彬吃了。
馬彬連吃兩頓后感覺腹脹不適,還以為是自己腸胃不好,加上要忙著準備婚禮,就沒太在意,只是自己去買了點腸胃藥吃了。
就是這個細節,可以說自己讓馬彬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期。
拖了幾天之后,馬彬的腹痛加重,突然昏迷,家里人趕緊把他送醫。
5月6日。馬彬被轉入濟南齊魯醫院后被診斷為急性肝衰竭、肝性腦病、腎衰竭等多器官損傷等。
在醫生對家屬的詢問下,才知道馬彬之前吃了隔夜雞肉。
可是有的人吃了隔夜雞肉也沒這么嚴重啊?
原來,爺爺給馬彬宰的那只雞是生病的雞,爺爺是知道的,老人因“浪費可惜”仍端上餐桌給家里人食用,加上沒吃完的雞肉隔夜后又吃,馬彬吃了太多了,身體扛不住了。
醫生推測,變質雞肉中的黃曲霉毒素等與隔夜鹵味的細菌毒素疊加,徹底擊垮了他的肝臟。
而馬彬初期腹脹時亂服阿莫西林、布洛芬,沒有及時就醫,加重了肝臟負擔。
沒想到原定的5月8日婚禮,竟然成了一家人在ICU的哭泣。
社會各方溫暖援助,最終無力回天
醫生表示馬彬生命危在旦夕,需要全身換血保命。
消息一出,30多位老鄉連夜包車200公里到濟南獻血5400毫升,為馬彬續命,短短三天時間家屬已累計募集到社會各界的善款8萬多元。
這場生命的接力,大家都希望馬彬能活下來。
但每日需3300毫升血漿的“換血療法”,讓血庫頻頻告急,最終未能逆轉病情。
5月15日,馬彬的父母在ICU陪兒子度過,其父親面色凝重,步履沉重,稱情況很嚴重,孩子可能熬不過去了。
馬彬的母親在兒子病床前淚流滿面,一遍遍和兒子說話,馬彬會流淚來回應母親。
最終,無力回天,馬彬在5月15日晚離世。
多方因素疊加的悲劇
這場悲劇不僅撕開了傳統節儉觀念的血色代價,更暴露了農村食品安全和醫療急救的深層困境。
老一輩節儉觀念作祟,食用瘟雞和隔夜菜,認為“煮熟就能殺菌”,忽視變質食物危害,以為以前都是這樣過來的都沒事,卻不知高溫殺不死黃曲霉毒素。
而年輕人總以為身體出現一些小毛病沒關系,扛一扛就過去了,這種對生命健康的忽視,有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導致病情惡化
還有一點就是基層醫院缺乏處理危重癥能力,馬彬在轉院時也延誤了黃金48小時,諸多因素下,馬彬的生命沒有被搶救過來。
至于馬彬的未婚妻,本來沉浸在舉辦婚禮的幸福中,卻突然天人兩隔,是生命無法承載的痛。
據知情人說,馬彬未婚妻說了一句“只能帶著他的照片去旅行”,戳中了多少人的淚點。
希望這個悲劇可以給那些經常吃隔夜菜的人敲響警鐘,隔夜菜扔掉,頂多就是浪費一點錢,把命搭進去了,再多的錢也換不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