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24年8月23日,新華網報道,在山西人們發現一種曾經“消失”了67年之久的一種植物。
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固定的分布地,如果它在一個地方已經“消失”了很多年,那么極有可能它就不會再出現了。
而這一次,這一物種的再次出現,也為人們更全面的了解它提供了機會,填補了此前很多有關它的空白資料。
那么這究竟是一種什么植物呢?為什么此前會“消失”幾十年之久呢?
?【·67年后再次發現·】?
這種植物人們可能并不陌生,它是一種人們比較熟悉常見的中草藥,名字叫黃芩,更確切地來說,它是山西黃芩。
人們最早的采集記錄可以追溯到1957年5月27日,當時是有調查隊在山西省的雪花山,海拔1500米的溝底陰處發現了它。
但是當時它還只有一個編號574,一直到了20年之后,它才被發表,命名為了山西黃芩。
然而在這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都沒有關于山西黃芩的其他記錄,在采集的到的第一份標本中,也還留有很多的疑問。
因為當時人們發現它的時候,正好趕上花期,調查隊就只采集到了它的花,但是對它的果實和種子,標本中并沒有記錄。
誰也沒想到的是,山西黃芩這一“消失”就是67年之后,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67年之后人們居然又再次發現了它。
在2024年,有科研團隊在當地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再次前往了雪花山,就在這片原生地中人們發現了山西黃芩。
這次是在雪花山所屬的中條山中發現的,海拔大約在1200米。
這次的發現不僅讓山西黃芩再現世人眼前,還刷新了它的海拔分布范圍,同時這次人們很幸運地趕上了果期,采集到了它的果實和種子標本。
有了這次的發現,人們對于山西黃芩的研究也能更進一步。
經過調查之后,人們發現山西黃芩僅在山西有分布,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植物,那么它和其他的黃芩有什么不同呢?
黃芩屬是唇形科的大屬之一,廣泛分布于世界溫帶及熱帶山區,是一個種類繁多的屬群,在全世界范圍內共有約360種。
很多黃芩屬植物生境特殊、分布狹窄,僅憑外觀難以區分,若無法明確種類,保護工作將無從下手。
并且不同種類的黃芩在藥效成分上可能差異巨大,只有認識清楚每一個種的生態功能,才能在生態修復中正確使用本地物種,更好地保護生態系統。
中國是該屬植物的多樣性中心之一,已知黃芩屬植物約有100種,廣泛分布于長江以北至青藏高原邊緣的山地丘陵、林緣草坡等地帶,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為中國特有種,如山西黃芩、滇南黃芩、川滇黃芩等。
這些黃芩類植物在形態上差異較大,生態適應性強,部分種類具有潛在藥用價值,而另一些則是重要的生態指示植物。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北黃芩”,它廣泛用于中醫藥領域,在山西省分布的目前已知的黃芩種類有7種,山西黃芩也是其中之一。
?——【·山西黃芩·】——?
山西黃芩是一種罕見的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中國特有物種,它的植株一般較矮小,株高僅為10到25厘米,整體形態緊湊,呈簇生狀,莖直立或基部稍傾斜,具柔毛。
它的花色為淡紫藍色或藍紫色,唇形花冠具有明顯的兩唇結構,上唇兜狀,下唇開展,花冠約2到2.5厘米長,盛開時形似盔帽,優雅別致。
山西黃芩的花期多集中在6月至8月,果期一般為9月至10月,它雖然個體細小,卻在形態上獨具特色,花色優雅,植株堅韌,極具觀賞與藥用潛力。
山西黃芩主要分布于中國山西省的山區,它的這些差異不僅讓山西黃芩在植物分類學上具有獨特地位,也為其藥用潛力和生態適應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源。
近年來,科學家和民間植物愛好者在中國多個地區頻繁發現被認為已“消失”或“滅絕”的物種,如貴州金佛山上的重瓣杜鵑、山西黃芩的再度現身。
而這一現象也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隨著隨著人們調查技術的進步,科學家對偏遠地區的勘察能力顯著提升,一些人們曾經難以到達的地方也能調查到,調查的范圍逐漸擴大,一些物種也隨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野生動植物,很多新物種都是被一些非專業人士發現的,這也大大擴寬了物種調查的渠道。
在過去,很多物種因資料匱乏或認知不足被誤判為滅絕,如今的發現有時從以往的調查資料中發現端倪的。
這些物種的發現都具有重要意義,對它們的保護同樣刻不容緩,人們再次發現山西黃芩的蹤跡后,也緊急對它進行了人工繁育。
2025年3月12日,央視新聞報道,山西黃芩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繁育。
再次發現之后,相關部門就立即實施了遷地保護,將其移植到了太原植物園中,并且迅速展開擴繁實驗。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培育,山西黃芩已經開花,培育出來的植株數量超過1000株。
山西黃芩作為中國特有植物之一,其保護與繁育工作不僅具有生態學意義,也有文化、經濟與科研價值。
特有植物常處于生態系統中獨特的位置,它們本身可能也具有某種不可替代的價值。
在全球生物多樣性加速喪失的今天,每一次“消失”的回歸,每一個新舊物種的厘定,都是我們對自然認知更進一步的見證。
參考:
新華網《我國獨有物種山西黃芩時隔67年重現》,2023-8-23
央視新聞《從“遺世獨立”到千株綻放 山西黃芩實現規模化繁育》,2025-3-1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