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想分享的一句話就是——“欲調血糖穩,先養脾胃安。”為啥這么說?
《黃帝內經》里早有記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意思是,脾胃是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調,水谷精微不能正常運化,血糖代謝自然也會出問題。
所以,我們應該基于脾胃入手,抓住病根,從而來降低血糖。具體怎么做呢?
今天,邀請到糖尿病專家楊小紅主任來分享一個健脾方——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合苓桂術甘湯,顯而易見它是一個由“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以及“苓桂術甘湯”組成的合方,都源自醫圣張仲景的《傷寒論》。
一、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
方中黃連、黃芩苦寒,清泄上焦之熱;干姜辛熱,溫散中焦寒邪;人參甘溫,補中益氣,健脾和胃。
四藥合用,使上熱得清,下寒得溫,中焦脾胃得以調和,具有清上溫下、調和脾胃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上熱下寒證,癥見胃脘部痞滿、嘔吐、下利等。
二、苓桂術甘湯
方中茯苓健脾滲濕,祛痰化飲,為君藥;桂枝溫陽化氣,平沖降逆,為臣藥;白術健脾燥濕,助茯苓祛痰化飲,為佐藥;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為使藥。
四藥配伍,共奏溫陽化飲、健脾利濕之效。主治中陽不足之痰飲病,癥見胸脅支滿,目眩心悸,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弦滑或沉緊等。
那這一合方是如何調理糖尿病的呢?下面結合楊小紅主任的一則醫案來看看。
吳女士,66歲。自訴已經患有糖尿病5年了,之前一直服用降糖藥,開始的時候血糖控制的還不錯,但最近血糖總是反復升高,還伴有口干口苦甚,飲水多,乏力明顯,汗出多,小便頻數,食欲減退,大便或秘或瀉,視物模糊等不適癥狀。
刻診:面黃憔悴,腹部松軟塌陷無形狀,眼瞼紅,舌紅、苔黃,脈滑數??崭寡?0.09mmol/L。綜合情況辨證為陰虛火旺,脾胃虛弱導致的消渴癥,擬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合苓桂術甘湯加減化裁。
開方:干姜15g,黃連15g,黨參15g,茯苓20g,桂枝15g,白術10g,炙甘草10g,天花粉15g。
按上方服用7劑后,患者表示血糖也有所下降,明顯有食欲了,不適癥狀也有所緩解。楊小紅主任根據患者情況調整了方子,服用一個月后,患者空腹血糖維持在了5.3mmol/L左右,各種不適癥狀都有明顯改善。
楊小紅主任叮囑患者續服一段時間,鞏固療效,并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隨訪至今,病情未再復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