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實習生 姚媛媛
誰能想到,平日里,一個非常節儉,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普通人,竟然是騙取上千萬元的詐騙犯?
日前,成都公安經偵部門公布了一起系列合同詐騙案的細節,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劉某,專門以租賃或出售加油站、加氣站為由,通過偽造合同協議、營業執照及私刻印章等手段,截至案發,共騙取錢財3270萬元。
5月16日,記者通過采訪相關辦案民警,對這起系列合同詐騙案,進行了一番了解,而劉某所營造出來的人設,也一步步崩塌。目前,檢察機關在劉某余拒不認罪的情況下,以“零口供”已對其批準逮捕。
合同詐騙上千萬元
他專門盯上這些公司“下手”
2024年,成都公安經偵部門成功破獲劉某余涉嫌系列合同詐騙案,查封、扣押涉案資產2500余萬元。
這起案件的起因,要從一起合同詐騙警情說起。
2021年4月至2023年1月,成都市多地公安機關先后對劉某余流竄實施的合同詐騙犯罪進行立案偵查。2024年5月,成都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提級辦理后,迅速成立專案組,并于6月并案偵查。
期間,專案組詢(訊)問涉案人員70余人,梳理分析涉案賬戶80余個、資金流水30余萬條,查清贓款去向,取得關鍵證據。檢察機關在劉某余拒不認罪的情況下,以“零口供”對其批準逮捕。
經查,2019年9月,劉某余在未取得成都市某加油站相關經營權及授權委托的情況下,向被害人陳某出示虛假的《授權委托書》,與其簽訂《加油站租賃合同書》,騙取陳某定金。
原來,在2021年3月,劉某謊稱取得四川某能源公司股權及該公司名下加氣站所有權的情況下,騙取湖北某石油公司租賃費。
2021年5月,他以同樣方式與成都某石油有限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騙取該公司股權轉讓金。
2022年10月,使用已失效的《成都某加油站租賃合同》,謊稱能將該加油站轉租,騙取阮某某租賃定金。截至案發,犯罪嫌疑人劉某余以租賃或出售加油站、加氣站為由,通過偽造合同協議、營業執照及私刻印章等手段騙取錢財3270萬元。同時,其利用商業預付卡監管漏洞,用贓款購買多種預付卡后進行套現轉移,形成資金流向的物理隔離,從而逃避追查。
警方披露涉案細節:
千萬詐騙犯竟是“純愛戰士”
平時營造節儉人設
“這起案件涉及的被害人,多是經商多年的生意人。”為何老生意人會受騙?成都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董磊介紹,劉某余心思縝密,善于用熟人關系介紹資源,增強對方的信任,降低警惕心,偽造一些協議和合同,對方看到白紙黑字,還以為是真的。
警方透露,犯罪嫌疑人往往通過朋友介紹,來接觸受害者,但一些受害者們,并沒有核實這些協議的真假,另外一方面,還存在貪圖便宜的心理,導致被騙金額巨大。
記者了解到,雖然劉某詐騙了上千萬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營造出自己過得非常簡單,甚至是節儉的形象,“點外賣,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平時也沒車沒房。”那劉某的錢去哪兒了呢?警方披露,劉某在當時交了一個女朋友,大部分錢都轉給這個女朋友,而這位女子的日常花費就比劉某闊氣得多,“常常出入豪宅,平時也不工作,但就是不缺錢。”
警方提醒,合同詐騙作為一種嚴重的經濟犯罪,其危害不僅限于直接經濟損失,還會對經濟秩序、市場誠信體系造成破壞。
該案的成功偵破是成都公安經偵部門打擊合同詐騙犯罪的一次重大突破,切實維護了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同時,公安機關針對此案偵辦中發現的商業預付卡中存在的監管漏洞,向有關部門發出了預警提示。
編輯 李 揚
責編 丁 偉審核 張菲菲
點亮?,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