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7日,據英國《經濟學人》報道稱,隨著越來越多證據表明,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P戰斗機在印巴空戰中獲得了巨大成功,然而這些成功絕非僅僅只是某種戰斗機或者武器系統的成功,這是東大一次對其綜合工業能力和科學技術水平的集中體現,種種跡象表明,隱藏在“冰山之下”的是東大從未暴露的巨大軍事潛力,而一時間難以接受的西方世界還在艱難地消化著其背后帶來的“巨大技術震撼”。
文章認為,通過印巴空戰的實踐表明,對東大軍工產品的實力和作戰能力需要進行重新評估,而且盡管巴基斯坦空軍目前是殲-10CE戰斗機的唯一用戶,但是從南美的哥倫比亞到亞洲的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烏茲別克斯坦,再到高加索地區的阿塞拜疆和非洲的埃及等國,這些國家對殲-10CE戰斗機的興趣正在與日俱增,這些都在威脅西方國家軍火的出口市場和占比份額,而西方對東大“薄利多銷”“多點開花”這些不按照常理出牌的策略還缺乏足夠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沒有對外宣布參加2025年度巴黎航展的殲-10CE戰斗機,已經對外證實即將參展,這將是印巴空戰結束之后,雙方參戰武器平臺首次在國際舞臺上同臺亮相,而主動對外公開展示其現代化武器,可能帶來意料之外的效果。
最關鍵的是,東大采取長期且全面投資在某個軍援國家的漸進策略,被證明是十分有效的,這次巴基斯坦空軍的成功是其綜合空戰體系能力的體現,這一點令西方始料未及,準確來說,西方確實“看走眼了”。
英國媒體直言不諱表示,盡管巴基斯坦長期使用東大武器系統,但由于長期以來東大的現代化武器從未在實戰中得到檢驗,因此,國際輿論普遍認為這些武器系統步入其西方同類產品,然而隨著印巴空戰的結果出爐,整個西方世界都被震驚到了,印度空軍居然如此快速的喪失了戰場上的制空權,而東大武器系統干凈利落地解決掉“陣風”戰斗機引發西方世界的普遍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英國《經濟學人》在文章中企圖給西方武器挽尊,但又不得不承認西方壟斷國際高端軍火市場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更加令西方擔憂的一件事,而且西方媒體也不敢大肆聲張的是,西方自我塑造和標榜的高科技武器形象正在逐漸破裂,全球對西方國家武器裝備的“祛魅過程”正在加速,對西方武器裝備和軍火工業產品的“再認識”可能帶來其他領域的連鎖反應。
文章稱,事實上,即使巴基斯坦7:0的空戰結果得到廣泛證實,這也無法完全證明東大的殲-10CE戰斗機性能要優于“陣風”戰斗機或者其他西方戰斗機,但是這一事件給全球再一次重新觀察和了解東大出口武器乃至工業能力提供了一個“新理由”,這本身就令西方國家特別是以出口武器系統為榮的各國普遍感到不安。當前,全球軍事技術官員以及軍火出口商都急于從印巴兩國口中獲取更多空戰細節,有些國家和出口商甚至已著手更新作戰計劃和軍火出口方案,這表明影響已經襲來。
比起英國《經濟學人》略顯傲慢的總結和警告之外,瑞士主流媒體《新蘇黎世報》5月16日則刊登文章稱,隨著印度“陣風”戰斗機被接連擊落,這一事實向歐洲國家和歐洲人發出了強烈警告,僅僅依靠現代化軍事技術和高科技產品已經不足以讓他們可以有效地抵抗東大或者俄羅斯這樣的大國。
《新蘇黎世報》認為,印巴空戰的結果表明針對超大型國家的原有對抗模式已經失效,印度曾經試圖排斥其他國家干涉印巴沖突,并企圖將印巴沖突的影響限制在雙邊關系框架內,但是印度最終失敗了,這一殘酷事實表明,與可靠的合作伙伴或者軍事盟友進行密切協調和軍事合作,進而推進資源的合理部署至關重要,單打獨斗已經無法與超大型國家對抗。
值得一提的是,《新蘇黎世報》為了不讓西方武器系統感到難堪,文章竟然指責印度空軍飛行員未能像美軍或者以色列空軍那樣,在不被察覺以及無損失地情況下快速消滅對手,而是遭遇到巴基斯坦空軍的激烈抵抗,最終遭遇慘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