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莫西人
莫西人(Mossi、亦作Mosi),布基納法索民族。使用的莫雷語(More)屬古爾(Gur)語支,與迦納北部曼普魯西人(Mamprusi)和達貢巴人(Dagomba)的語言相近,莫西人的統治階級多出于這兩個部族。莫西人大都不信教,重視祭祖和祭土地,少數人信伊斯蘭教或基督教。
莫西人多數是定居農民,某些鐵匠、皮革匠之類的手藝人屬于受鄙視階層。莫西社會以封建王國為基礎,分為皇族、貴族、平民,以前還有奴隸。法國統治的后半期中進入現代化之前以及1960年獨立之后,莫西王國是典型的非洲王國。宮廷人員復雜,除權貴外,還有許多衛兵、侍童和太監,后妃住專用村落,該村落的男人都是太監。
二、莫西王國和莫西帝國
約于12世紀,達貢巴人的一支由今加納北部遷居黑沃爾特河、白沃爾特河上游地區,與當地居民融合,形成莫西人,并先后建立丁滕科多戈、亞滕加、納滕加和桑杜馬4個莫西王國。納滕加王國的歷代國王在禮儀上被確認為各莫西王國的最高統治者,稱莫羅·納巴,意為“大君主”。這個以納滕加王國為中心的聯合體,通常被稱作“莫西帝國”。各王國盛行奴隸制度。
莫西王國,非洲古國。十二世紀時西蘇丹莫西部落建立。位于今上沃爾特和加納西北地區。最盛時建都于瓦加杜古。全國分5個自治省,組成聯邦。十四世紀中葉,合并附近鄰國,一度占領通布圖(在今馬里)。十六世紀被加奧王國征服
莫西帝國,約12~19世紀末葉西非(今布基納法索)境內的幾個莫西人國家的聯合體。包括丁滕科多戈、亞滕加、納滕加和桑杜馬4個王國,統稱莫西帝國。其中納滕加為最主要的國家,聯合體的最高首領均由納滕加歷代國王擔任。17世紀之前莫西帝國常以輕騎兵騷擾馬里帝國和桑海帝國,與其爭奪尼日爾河中游地區。19世紀末葉法國殖民者進入莫西地區后,莫西帝國解體,淪為法國的殖民地。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