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日內瓦發完經貿聯合聲明沒幾天,特朗普就跟換了個人似的,對其他國家的態度來了個 180 度大轉彎。之前還信誓旦旦說要和全球貿易伙伴 “一個個談明白”,這兩天突然拍桌子宣布:“一對一談判太麻煩!美國要單方面定關稅,想跟我們做生意就按規矩交錢!” 這話一出口,可把那些還在排隊等談判的國家看懵了 —— 合著美國的 “公平貿易” 就是 “我說了算”?想做買賣先交 “保護費”?
一、從 “耐心談判” 到 “一刀切”,特朗普的變臉比翻書還快
要說特朗普這招 “變臉術”,那真是讓人目瞪口呆。上個月他還在媒體面前拍胸脯保證:“美國會和所有貿易伙伴達成皆大歡喜的協議!” 結果中美聯合聲明剛落地,他就把財政部長和商務部長叫過去訓話:“別跟他們磨嘰了,發封信告訴那些沒談的國家,想接著做生意就必須按美國定的關稅來。” 這話聽著挺霸氣,實則就是 “懶政”—— 談不攏就甩關稅大棒,反正 “美國優先” 才是真理,至于合不合理,普通老百姓也搞不懂那么多。
更有意思的是,他還跟媒體吹噓新方案 “超級公平”,說 “美國不能再當冤大頭了”。但明眼人都清楚,他這是在中國這兒沒占到便宜,想在其他國家身上找補呢。畢竟中國不吃 “極限施壓” 那一套,可別的國家未必有咱這底氣 —— 至少在特朗普心里是這么想的。
二、中美談判成 “風向標”,各國跟風讓美國慌了手腳
為啥特朗普突然 “認慫” 了?關鍵就在于中美日內瓦談判成了 “照妖鏡”。這場談判就像一面鏡子,把美國的底牌照得明明白白:所謂的 “對等關稅” 就是紙老虎,只要反制措施夠硬,美國該讓步就得讓步。你看中國,美國把關稅加到 145%,咱們眼皮都沒眨,直接 “以牙還牙” 加回去。而且咱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鏈和內循環體系,出口企業在政策支持下搞 “出口轉內銷”,貿易戰愣是沒傷到咱們的筋骨。
這下可好,歐盟、印度、日本這些 “小弟” 都跟著 “學壞” 了。以前見到美國大氣都不敢出,現在一看中國硬剛都沒事,立馬腰桿挺直了。歐盟直接放話:“要是美歐協議比中美協議差,那就等著我們的報復性關稅!” 日本更絕,本來想趕緊簽協議討好美國,結果國內政治壓力加上中美談判的風向,突然要求 “重新談條件,必須對日本有利”。最逗的是印度,前幾天還在給美國送秋波,這會兒也開始琢磨 “怎么從美國手里多撈點好處”。
雖說這些國家未必真敢跟美國死磕到底,但哪怕只是態度上稍微松動,也讓美國頭疼得要命。以前美國跟盟友談判,那叫一個 “予取予求”,現在倒好,一個個都學會討價還價了,特朗普哪能受得了這氣?可他又沒啥辦法 —— 美國政府就這么點人手,真要跟 150 多個國家挨個談判,估計到他卸任都談不完。
三、英國成 “妥協范本”,其他國家卻在 “學中國硬剛”
要說目前最 “懂事” 的,還得是英國。為了跟美國簽協議,英國幾乎是 “有求必應”,哪怕協議細節都沒敲定,特朗普就急著跟選民吹噓 “取得重大勝利”。但明眼人都知道,這協議是英國靠一味讓步換來的 —— 只要能保住美國市場,交點 “學費” 算啥?
但其他國家就沒這么 “乖” 了。歐盟直接甩出 950 億歐元的報復性關稅清單,從波音飛機到特斯拉汽車,從農產品到化妝品,全在 “打擊范圍” 內;日本借著國內大選,要求重新談判汽車關稅,否則就 “奉陪到底”;就連韓國,雖說代理政府沒啥話語權,但國內輿論也在喊 “不能一味當冤大頭”。更有意思的是那些小國,以前排隊求著跟美國談判,現在紛紛調整策略:“不一定要硬剛,但至少不能讓美國覺得咱們好欺負。”
這局面讓特朗普十分尷尬。他本想靠 “美國優先” 塑造 “硬漢” 形象,結果中美談判讓他露了怯,其他國家又跟著 “造反”。現在好了,他只能搞 “一刀切” 定關稅,說白了就是 “能談的談,談不了的就硬剛,反正我沒時間跟你們耗”。可這招看似省事,實則后患無窮 —— 那些被 “一刀切” 的國家,指不定啥時候就會聯合起來反制美國。
四、從 “暫緩關稅” 到 “戰略收縮”,美國的招越來越少
回頭看看特朗普這半年的操作,簡直就是 “步步后退”:先是暫緩對等關稅,接著豁免剛需產品,然后跟中國談判讓步,現在又在關稅問題上 “打退堂鼓”。這已經是第四次戰略收縮了,照這個趨勢,接下來估計還得繼續退。
為啥會這樣?說白了,美國的 “極限施壓” 本質上就是紙老虎。當其他國家發現,只要團結起來反制,美國根本扛不住損失,所謂的 “關稅大棒” 就成了擺設。更何況,特朗普政府內部根本沒人能搞定這么復雜的貿易談判 —— 財政部長和貿易代表天天忙得腳不沾地,可特朗普只知道喊口號,連個像樣的策略都拿不出來。
現在的美國,就像一個脾氣暴躁的巨人,到處揮舞拳頭,結果發現誰都打不過,最后只能挑軟柿子捏。但問題是,當所有 “軟柿子” 都開始變硬,美國又該怎么辦呢?也許正如國際輿論說的那樣:“靠霸權主義搞貿易,早晚得把自己逼進死胡同。”
結語:特朗普的 “變臉”,折射出美國霸權的衰落
說到底,特朗普對其他國家 “變臉”,不是因為他突然 “強硬”,而是因為他在中國這兒碰了壁,不得不找個臺階下。他以為靠關稅大棒就能嚇住全世界,殊不知在全球化時代,單方面施壓只會讓更多國家抱團反抗。接下來的幾個月,美國可能還會繼續 “收縮”,但無論怎么變,有一點很清楚:靠 “美國優先” 那套老把戲玩轉世界貿易,早就行不通了。畢竟,這個世界需要的是平等對話,而不是 “美國說了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