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星星 愛不孤單”
廣東省孤獨癥兒童家庭支持公益計劃
(以下簡稱“公益計劃”)
通過“希望課堂”“歡樂驛站”“療愈坊”“幫幫團”
立體化支持、系統性賦能孤獨癥兒童家庭
將關愛服務送到粵東西北地區
“希望課堂”送教基層
面對面答疑解惑
2025年3月起,“公益計劃”繼續面向粵東西北地區汕頭、韶關、河源、梅州、汕尾、陽江、湛江、茂名、清遠、潮州、揭陽、云浮市開展關愛活動,把“希望課堂”搬進資源相對匱乏的縣(市、區)。
“希望課堂”邀請醫院、高校、特教專家講授最前沿的理論方法,分享最有效的實操經驗;內容涵蓋孤獨癥診斷與治療,孤獨癥兒童語言能力提升、情緒行為干預、融合教育支持、社交游戲訓練、家庭干預指導等。
“公益講座的內容和孩子息息相關,以前只在視頻里看,現在能和專家面對面交流,為我們這些家長答疑解惑,我們更加明確未來的方向。”“希望課堂”每到一地,便吸引眾多家長熱情參與。授課結束,家長仍然圍著專家不停追問,現場也貼心地延長交流時間。
汕尾“希望課堂”,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肇慶醫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副主任醫師陳凱云主講《科學干預孤獨癥》
茂名“希望課堂”,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兒童孤獨癥康復教育領域著名實操專家杜佳楣主講《孩子注意力提升技巧》《語言能力提升的竅門》
揭陽“希望課堂”,華南師范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石夢良主講《融合教育理念與家長如何做好居家輔導》
梅州“希望課堂”,劉勁老師主講《融合教育中的觀察評估和支持策略》
陽江“希望課堂”,高麗麗老師主講《如何應用PEERS課程協助孩子社交訓練》
湛江“希望課堂”,廣州市揚愛特殊孩子家長俱樂部融合教育部主任周金連主講《孤獨癥等特需兒童隨班就讀支持策略》
潮州“希望課堂”,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行為發育科主任、兒童孤獨癥評估與干預中心主任陳文雄主講《孤獨癥兒童的早期干預》,課后與家長交流
揭陽“希望課堂”,香港理工大學應用心理學(特需兒童心理學)碩士、孤獨癥兒童家長鄭雪(左)主講《走向“融合”,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之路該怎么走?》并與家長互動
“希望課堂”上家長們認真聽課拍照
音樂繪畫藝術療愈
親子游戲讓愛流動
公益計劃通過音樂社交、繪本游戲、立體紙玩、燈光繪畫等教育活動,為孤獨癥兒童搭建適應身心特點、促進康復成長的“歡樂驛站”。
“小朋友們,冬天來了,居然下起了雪,小雪滴在膝蓋上點、點、點,還會在手掌心點、點、點......”,臺上,特教老師細心演示手中的動作。
悠揚樂聲響起,隨著《雪人之舞》,孩子們化身冬日精靈,暢游奧爾夫音樂世界,拿起鈴鼓,抖動沙錘,輕拍肢體,揮舞紗巾,模仿雪花飄落、大風驟起,專注力在旋律中逐漸凝聚。
這堂生動的音樂社交課,出自廣東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在省婦聯指導下研發的孤獨癥兒童關愛活動工具包“星寶奇妙屋”。
清遠“歡樂驛站”創意環保時裝秀
茂名“歡樂驛站”音樂社交課
云浮“歡樂驛站”音樂社交課
揭陽“歡樂驛站”繪本游戲課《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
揭陽“歡樂驛站”繪本游戲課《猜猜我有多愛你》
茂名“歡樂驛站”繪本游戲課《猜猜我有多愛你》
此外,“公益計劃”還借助藝術、手工等休閑活動打造“療愈坊”,為孤獨癥兒童父母舒緩身心、賦能蓄力;組建包含志愿者等專業人士的“幫幫團”,“暖星志愿者”悉心呵護,“愛星小天使”溫馨陪伴,令孤獨癥兒童父母得以抽身安心聽課。
河源“歡樂驛站”燈光繪畫作品(左)、韶關“歡樂驛站”燈光繪畫課(右)
汕頭“療愈坊”,親子家庭用毛線鉤織玫瑰花(左)、揭陽“療愈坊”活動(右)
“公益計劃”由廣東省婦聯、省衛生健康委、省殘聯主辦,省婦女兒童基金會、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承辦,愛心企業立白科技集團、壹樂源公司、廣東省詮愛社會服務中心提供支持。
未來還將開設“喘息驛站”“憩園”,為孤獨癥兒童父母提供心理支持團體輔導,鼓勵父母分享陪伴故事獲得群體經驗力量;舉辦“同心園”“星空營”“星舞臺”“星空美展”,為孤獨癥兒童提供表達展示的舞臺,在美術(手工)、音樂等互動活動中,融入身邊同齡兒童獲得有益陪伴,享受成長的喜悅,燃起家庭的希望。
來源:省婦聯家兒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