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為什么一定要收復新疆? 1870年代的新疆勢力有很多,但大多都不是清政府的或者壓根就和它沒關系。
1864年新疆爆發回民起義后,中亞浩罕汗國阿古柏趁機而入,三下五除二就統治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區。
1871年建立了"哲德沙爾汗國",控制南疆全境及北疆部分地區。這個政權得到了英、俄、奧斯曼帝國的承認,但是清政府是拒不承認的。
與此同時沙俄以"代管"的名義強占著伊犁。 沙俄想把勢力滲透進新疆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抗衡英國在印度的勢力。
英國也想將新疆變為與俄國對抗的緩沖帶,所以英國火力支持阿古柏政權。而在新疆的所有勢力里,清政府名義上的統治者卻占有很小的一部分地區。
當時的清朝經過太平天國運動、陜甘回亂等大事件,本身經濟、軍事就很弱,再加上兩次鴉片戰爭之后清朝還要防著海上的敵人,所以就放任新疆地區自由發展,慢慢的淪落到了這個地步。
但是現在不得不直面這個問題了,再不管新疆真就是別人家的了,要么被列強瓜分,要么獨立出去,于是就有了海防和塞防之爭。
海防派以李鴻章為首,他認為新疆"地廣人稀、土地瘠薄",也不知道他怎么知道的。如果東西會說話,那些新疆物產、煤鐵、玉石、糧產等等肯定第一個不答應。
不過這都不重要,因為這只是他不想收復新疆的一個借口而已,只要讓更多的人相信他就行。
他一心想組建北洋海軍,需要花大量的銀子,要是收復新疆就得又出錢又出力,到時候縮減的不還是海軍的備用金嗎?
再加上淮系與湘系長期意見不和,他不同意左宗棠收復新疆。如果左公真把新疆收回來了,湘系的政治籌碼不就又高了嗎?
塞防派就是以左公為首,塞防派倒不是說左公認為可以丟掉海防,他的提議是海防、塞防同樣重要,不能因為要海防就不要塞防了。
左公深受林則徐影響,高度重視新疆,認同"防俄為先"。而且他知道新疆并不是"貧瘠之地"。
提到林則徐,大家所熟知的就是虎門銷煙。但其實林則徐還有一個非常重大的貢獻,就是他認識到了新疆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1842年林則徐被貶到新疆之后,并沒有萎靡不振,而是積極建設新疆,修水利、墾荒地、安置軍民。
不僅如此林則徐還實地考察新疆多處地方,通過了解他敏銳察覺沙俄對西北邊疆的威脅,他還建議警惕沙俄借通商之名向新疆滲透。
林則徐的建議非常有前瞻性。
1850年的時候,林則徐和左宗棠有過一次密談。正是這次密談,林則徐把自己在新疆的所見所聞以及新疆的戰略價值全部告訴了左宗棠,包括自己整理的新疆邊防資料的手稿也都給了左公。
而左公也深受林則徐影響,他認真研究了新疆的地理位置和資料,并提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
左公后來和慈禧談的時候也是這個意思。大概意思就是如果新疆沒了,列強從西北長驅直入,會直接威脅到中原腹地,到時候你的鐲子可就沒了,傭人沒了,滿漢全席沒了,生日沒的過了,可能你也沒了。
慈禧也清楚邊疆本身就少數民族多,如果放棄新疆,那可能也會動搖"滿蒙聯姻"的根基。而左宗棠提出的收復方案可行,至于花銷也不需要朝廷出太多,慈禧沒有理由不答應。
再加上慈禧講究制衡朝堂,當時李鴻章的海防派已經做大,支持左宗棠收復新疆,也可以利用湘軍打壓一下北洋勢力。
為啥說沒花清政府多少錢?因為清廷也就給了個西征的啟動資金,剩下的一部分是地方財政的輸血。
左宗棠不斷的向各省督撫施壓借錢,另一部分是胡雪巖向英國等各種洋行借款。有人說:不對,英國不是支持阿古柏政權嘛?咋還同意借錢給左公收復新疆?
剛開始英國確實是不同意的,但是它在別處的投資失敗了,需要回籠資金,所以才同意放貸。
胡雪巖肯這么積極的幫助籌措資金,一方面是因為他是個商人,給朝廷辦事借款,這都是有特權的。商人有生意哪有不做的道理。 另一方面這屬于政治投資,胡雪巖本就是因為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所以才走上了官商之路。
左宗棠就是他商業的保護傘,所以他為左公辦事,就是給自己辦事,"背靠大樹好乘涼"。
左宗棠在朝中的勢力越大,自己的生意就會越牢靠,連帶著自己的地位也就越高。 像左宗棠就多次為胡雪巖請功,什么黃馬褂、二品頂戴,一個接一個的來,胡雪巖也成為了清朝的唯一"紅頂商人"。
1876年準備好了的左宗棠率軍西征,收復新疆大概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就是1876 - 1878年平定阿古柏叛亂,通過"先北后南"的軍事戰略,逐漸的收復新疆大部分地區。
·第二階段是1879 - 1881年收復伊犁地區,當時沙俄以"代管"的名義強占伊犁。清朝先是派崇厚去談判,談判結果清政府很不滿意,后來又派曾紀澤去談,這次有左公的軍事做背書,左公抬棺出征,以68歲高齡率軍進駐哈密,最終沙俄妥協。
清朝通過外交手段收復伊犁地區,到這基本上新疆全境重歸中國管轄。 · 第三階段就是后續管理,左公推動清政府在1884年設立新疆省,首任巡撫劉錦棠推行郡縣制,徹底終結邊疆割據,奠定了現代新疆行政基礎。
左公六十幾歲高齡還要西征收復新疆,靠的可能大概就是他心中的信念、家國情懷、維護領土主權完整的決心,而他也完成了林則徐的遺愿,讓歷史記住了林則徐對于新疆的貢獻。
也正是因為左公的軍事與外交努力,才使新疆約1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免遭分裂,讓當時的列強看到中國依然有硬骨頭。 左宗棠把新疆收復回來,貢獻該怎么形容?這么說吧。他擔的起一句左公千古。
推薦《中國的奮斗》
一本超級精彩的書 ——《中國的奮斗》。
?為什么今天必須重讀這本書?
當“歷史虛無主義”混淆視聽,《中國的奮斗》給出清醒答案:
- 文明韌性
從林則徐到袁世凱,從張謇到盧作孚,近代精英始終在探索“非西方現代化路徑”
- 制度實驗
清末新政中的“預備立憲”、北洋政府的“聯省自治”,都比后來的激進改革更富彈性
- 文化自覺
辜鴻銘翻譯《四書》時堅持用“中國語法”而非英語句式,這種語言保衛戰至今仍有啟示
學者銳評:
“徐中約撕開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偽命題——1860年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時,江南制造總局已能生產馬克沁機槍。”——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吳景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