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我高考落榜,父親不讓我復讀,還把賣豬的500塊錢,送給堂哥復讀……
口述:桂芳
整理:林林微
為了閱讀體驗,文中用第一人稱講述
我叫桂芳,1972年出生在閩西客家農村。
父母生育了五個孩子,前面四個都是女兒,第五胎,才生了一個兒子。
我的大姐為了照顧我們幾個妹妹,一天學都沒有上過,二姐也只是讀了一年,就被父親喊回家幫忙干活了。
三姐呢?還好,因為前面有兩個姐姐幫忙干活,所以一直讀到了小學畢業。
三姐考上初中了,父親一錘定音:“女孩子,會寫自己名字就好了,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早晚得嫁人。”
就這樣,三姐輟學了。
三姐性子軟弱,父親說啥她也不敢反抗,我 媽呢?大字不識一個,什么也聽父親的,就是那種“以夫為綱”,“三從四德”的賢妻良母。
父親說沒用,我媽在潛移默化中,也覺得讀書沒用,反正要嫁人。
因此,父親讓三姐別讀了,母親一句話都沒有幫三姐,還附和說道:“是啊,三妮,你比兩個姐姐讀的書多呢?可以了!”
這就是我的原生家庭。
我讀書成績很好,性子不隨三姐,我有自己主見。
放學后,我都勤快家里干活,生怕父親一句話,“別讀了”斷送了前程。
或許,因為我讀書好吧,不僅每次考試滿分,每年還能捧回“三好學生”獎狀,最關鍵的是我能帶著弟弟一起上學,輔導他學習。
因此,父親竟默許我一路讀到了高中。
本以為,臨門一腳,我就能飛出原身家庭,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時候。
可是,命運給我開了個天大的玩笑,平時成績不錯的我,高考卻落榜了,僅僅差了4分。
我欲哭無淚!
我告訴父親,我要復讀一年,明年肯定考上大學。
父親把臉一沉,說道:“讀什么讀,你個女娃娃,能讀到高中,該知足了,村里哪個女娃上過高中?”
是啊,村里頭,別說讀到高中的女娃子了,就是順利初中的女孩也沒一個,小學畢業的也寥寥無幾。
我哭著說道:“爸,您就讓我復讀一年吧,明年一定考上大學,以后我把學費雙倍還給你。”
父親冷冷說道:“你別想了,你也老大不小了,秋收后,讓村里王嬸幫你物色對象,找個合適的人嫁了。”
我不想過那種一眼望到頭的生活,我以為家里沒錢,我便出去打工賺錢。
我去了磚廠搬磚頭,每天賺2.5元,有時候能賺3元,最高的時候,有5元,就這樣,我已經很滿足了,每天早出晚歸,很勤快,手上都是水泡,疼得我半夜醒來!
可是,我還是咬緊牙關,堅持扛了一個多月,終于賺到了120元。
這120元,對我來說,就是巨款了,可是復讀費得300元,而且還要生活費,住宿費等。
這120元是遠遠不夠的。我找父親借錢,父親說道:“家里沒錢。”
“爸,您騙我的,前兩天不是賣了兩頭豬,得有500多吧,咋會沒有錢呢?”我急道。
父親不緊不慢說道:“哦,那錢給你堂哥了,他不是要復讀嗎,你大伯家里困難,就把錢給他們了。”說完,父親習慣地磕了磕煙袋。
我一聽,氣壞了,“爸,我才是您親生女兒,你咋能把錢給堂哥復讀,不給我復讀呢?就是因為我是女娃娃嗎?女娃娃是我能決定的嗎?”
我哭著跑了出去,來到了河邊,哭了許久,想了許久,實在沒有辦法了,我決定去找大伯要錢。
“大伯,你能把我爸給的500塊錢,給我200嗎?我要復讀……”
大伯打斷了我的話,說道:“桂芳啊,不是大伯不給你,而是你堂哥要復讀,住宿費,伙食費,要是給你了,你堂哥咋辦?”
我急了:“大伯,您就幫幫我吧,我要復讀,那可是我爸的錢啊!”
大伯嘆氣道:“你爸不是不讓你復讀嗎,你爸如此辛苦,日夜操勞,你也該懂事些,多幫幫家里,你也老大不小了,幫家里兩年也該嫁人了。”
大伯提高了聲音,態度堅決道:“就算要錢,也得讓你爸親自來。”
不管是我爸還是大伯,都覺得我是女孩子,不該復讀。
可我偏不信這個邪,我定要復讀,考上大學,改變命運。
我揣著120元錢,就跑去了學校,報名處老師說道:“復讀費300,你這……?”
我哭著哀求道:“老師,能不能讓我先讀著,改天我有錢了在補交可以嗎”?
老師:“學校有規定,復讀費要一次性繳清,同學,你這樣讓我不好開展工作啊!”
我把指甲掐進掌心:“老師,我求您了,您就幫我找校長申請一下吧,先讓我上課,錢一定補上!”
就在我哀求報名老師的時候,周圍就圍上來許多學生。
突然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
“桂芳,桂芳……”
未完待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