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陜西。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每當我讀到王之渙的這首詩,總會想到咱們陜西的一座“懸天古城”。
這是一座遠近聞名的石頭城,三面環水、絕壁凌空,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和很多另辟新城的古城不同,這座“懸天古城”始終扎根于古老的城池之上,不斷擴建與修繕。歷經千年,我們依然能夠清晰感受到它的奇險與鐵骨。
這里便是——葭州古城。
葭州之名,聽起來或許有些陌生。那咱們換個稱呼,稱它為:佳縣。
榆林佳縣,陜北景點最密集的縣之一。很多人容易忽略的是,就連佳縣縣城本身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佳縣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其地處黃河中游晉陜峽谷西岸,與山西臨縣隔河相望。
北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時任河東轉運使的孫覽為抵御西夏軍隊侵擾,在今佳縣城址取其易守難攻之優勢,以黃河、佳蘆河為塞筑葭蘆寨。由此,拉開了佳縣近千年的歷史。
佳縣,古名“葭州”。1964年9月,因為“葭”字生僻,經國務院批準,改名佳縣。
縣城雄踞于高俊巍峨的葭蘆山之巔,山勢筆陡,溝深壑險,萬夫難開。縣城東面是濤濤黃河,西南兩面佳蘆河圍繞,只有北面有一條平緩的山坡。真正的三面環水、絕壁凌空。
從筑城之日起,佳縣便有了“鐵葭州”的美譽,主打一個“刀槍不入”、易守難攻。
北宋元豐年間的葭州城,阻斷了西夏軍隊東渡黃河的“美夢”。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幾次強渡黃河失敗,派出飛機對葭縣縣城進行狂轟亂炸。即便如此,日軍卻始終沒能踏過黃河一步。
奇絕的地理位置不僅造就了銅墻鐵壁的“鐵葭州”,同樣,也造就了諸多黃河奇景。
逛了大半個陜北,個人覺得,佳縣絕對可以稱得上景點最秘境的縣之一了。
建在黃河岸邊一座孤峰之上的香爐寺,是大名鼎鼎的“葭州八景”之一。
位于黃河與佳蘆河交匯處的云巖寺,保留了從唐至宋的石窟、壁畫、摩崖石刻等古跡,堪稱黃河一絕。
與云巖寺隔著黃河遙遙相望的是大名鼎鼎的白云山。白云山上有白云觀,是遠近聞名的道教勝地,也擁有西北地區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另外,這里求簽非常靈驗。
佳縣木頭峪村被譽為“晉陜峽谷第一村”,明清時間,這里是黃河岸邊重要的水旱碼頭,商業繁盛、人文薈萃。這里出過很多秀才,也被稱為“秀才村”。
佳縣的泥河溝村,擁有全國面積最大、株數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棗樹群落。千年以上的棗樹就有170棵。
除此之外,黃河邊的佳縣也養育出了很多黃河兒女。《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的作者李思命、《東方紅》的作者李有源都是佳縣人,他們的故居也被打造為民俗紀念館,成為游客感受佳縣黃河文化的打卡地。
如果有機會來榆林,推薦你也來佳縣逛逛吧!這座黃河岸邊的“懸天古城”,值得細細品讀。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游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