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由中建二局安裝公司參建的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 T3 航站樓項目鋼結構分部工程順利通過行業驗收。
本次驗收內容涵蓋鋼結構支撐柱、大跨度桁網結合結構鋼屋蓋、裸露鋼結構外觀效果及分叉柱關節軸等施工成果。步入驗收現場,項目建筑雛形已現,裸露鋼結構獨特造型展現出建筑之美,萬噸級反拱曲面鋼屋蓋覆蓋于建筑之上,其復雜的曲面造型及結構特點,彰顯了項目團隊對施工細節的嚴格把控。
驗收現場,華建集團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結構總工程師周健表示,中建二局安裝公司在該項目中實現了機場項目的結構建筑美學。裸露鋼結構的設計與施工,不僅體現在將結構外露,更是在節點設計、制造精度、安裝工藝及涂層處理等進行了匠心打造。希望后續繼續保持對裸露鋼結構施工專業特點,持續展現建筑精益建造之美。
攻堅科技創新,創三項行業之最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是山西省重點工程、民航局“十四五”時期重點建設項目。T3航站樓所涉及的96根鋼柱、4.4萬平方米桁架、4.7萬平方米網架的關鍵構件全部采用裸露鋼結構,且在建設中需同步實現萬噸級鋼屋蓋施工、六大區域同時作業。
面對裸露鋼結構首次應用于國內機場的挑戰,中建二局安裝公司項目團隊,聯動內外部設計專家,制定專項技術方案,建立“現場+設計+工廠”協同機制,從加工、拼裝,到下料、安裝,每個環節反復試驗、不斷改進工藝,通過提級原材料加工標準、采用等離子切割設備、應用激光傳感器焊接機器人等創新舉措,讓核心構件達到“觀感級”水平,展現出機場建筑的時代之美。
針對航站樓主樓涉及的國內規模最大萬噸級“免裝修”裸露反拱曲面鋼屋蓋提升難題,項目團隊總結14個項目施工經驗,采取分步驟在地面完成拼裝,應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建立三維建模,將上萬噸鋼屋蓋一次性提升到位。
同時,針對高空及狹小空間安裝難題,項目創新應用2200噸、國內機場最大承載力關節軸,讓分叉柱像“定海神針”般支撐起鋼屋蓋……通過攻克層層技術瓶頸,項目團隊創造了機場項目“最重構件提升”“國內機場首次應用裸露鋼結構”“唯一國內機場項目最大承載力關節軸”三項行業之最。
技術賦能建造 譜精益智造新篇章
為提升項目精益建造水平,安裝公司于2024年10月,承辦大型機場鋼結構精益建造技術交流會暨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T3航站樓項目觀摩會。會上,項目被國內專家稱贊為“完美如藝術品的工程”。
項目團隊自開工以來的18個月內,累計完成3.2萬噸鋼結構施工,歷經3次累積提升、5次翻轉提升和9次整體提升,最終實現安裝精度5毫米、對口精度2毫米、裸露鋼結構精度1毫米的施工精度要求。在管理提升上,應用鋼結構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臺,節約工期 46天。通過技術攻堅,編制形成一套裸露鋼結構工藝指導手冊,推動了行業建造水平提升。此外,聚焦該項目,形成10余項科技成果,構建了從實踐到理論的全鏈條技術沉淀。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 T3 航站樓項目建成后,將實現旅客年吞吐量4000萬人次、貨郵年吞吐量30萬噸目標,對助力太原區域航空樞紐建設、完善山西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建二局安裝公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