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熊芳雨5月18日報道:昨晚,“語言的邊界——無言之境”音樂會在捷豹·上海交響音樂廳上演。這場以音樂探索“不可言說之境”的演出,以“尋味”“云章”“土風”“神曲”為脈絡,融合雅致藝術與民間元素,展現中國傳統文化多重面貌。
作曲家瞿小松的《神曲》以屈原《九歌》為藍本,演奏家運用笛、簫等多種吹管樂器,通過音色變幻構建奇幻世界?,F代技法解構下,樂器成為溝通天地的媒介,音樂從“莊嚴”升華至“禮魂”,最終超越意象,在寂靜中與沉默達成和解。
郭文景的《祭祀·火把·烈酒》將聽眾帶入滇西秘境。嗩吶嘶鳴、打擊樂躁動與笛簫滑音交織,還原火把節狂歡與祭祀神秘。原始節奏與民歌主題,展現人與自然共生的豪放,暗藏先民與自然對話的情感密碼。
何占豪的阮協奏組曲《吟詩感懷》以古詩為靈感,構筑文人精神桃源;王丹紅的《云想花想》借琵琶與管弦樂對話,演繹浪漫詩韻。李博禪《青青思念》訴說時光眷戀,李淵清《尋隱》以笙與鋼琴碰撞,詮釋“尋”的精神圖景,引發對記憶與隱逸的深層思考。
音樂會還創新融合多元藝術,藝術家陳巧巧、胡建君的繪畫及書法作品融入多媒體視覺,為音樂增添視覺韻律。指揮與策劃彭菲以細膩情感串聯全場,讓“無言之境”煥發鮮活生命力。正如她所言:“真正的無言,是語言在音樂中重獲新生?!边@場音樂會證明,“無言之境”并非沉默,而是萬物在音樂中找到了共生的語言,在聽眾心中奏響文化共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