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絡平臺集中涌現大量針對比亞迪擋位設計的同質化攻擊內容,部分賬號以 "R 擋在前 D 擋在后反常規" 為統一話術,對比亞迪進行惡意抹黑。對此,比亞迪新聞打假辦公室第一時間發布嚴正聲明,強調將對這種典型的 "黑公關" 行為追查到底,絕不姑息。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亦明確表態:"不要為黑而黑,網絡是有留痕的,不要以身試法"。
事實上,R 擋前置設計是汽車工業百年發展沉淀的安全慣例。從傳統燃油車變速箱的機械結構需求,到新能源時代延續的用戶操作習慣,前置倒擋、后置前進擋的設計邏輯已成為全球車企普遍遵循的行業規范。無論是奔馳、寶馬等傳統豪華品牌,還是特斯拉、蔚來等新能源車企,均采用類似擋位布局。這種設計不僅符合人機工程學原理,更能通過肌肉記憶降低緊急情況下的誤操作風險。此次攻擊顯然是對行業常識的刻意歪曲,暴露出部分勢力混淆視聽的真實目的。
"黑公關" 亂象不僅違反《民法典》《廣告法》等國家法律法規,更嚴重擾亂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生態環境。為有效遏制此類行為,比亞迪早在 2021 年便啟動 "清朗行動",宣布懸賞 5 萬至 100 萬元打擊黑公關。2022 年進一步將舉報獎勵提升至 5 萬至 500 萬元,并明確長期有效。截至目前,已有包括 "葡萄碎碎冰" 在內的多名造謠者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另有一批涉案人員被法院判決承擔法律責任。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攻擊事件中,多個發布雷同內容的賬號被曝存在營銷號特征,部分賬號此前還因抄襲問題被業內人士公開質疑。這種有組織、成規模的惡意傳播,再次印證了黑公關產業鏈的隱蔽性與危害性。正如比亞迪車主在社交媒體上指出的:"PRND 擋在別家是經典,到比亞迪就成了 ' 黑料 ',這種雙標操作毫無底線"。
當前,中國汽車產業正處于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階段。工信部數據顯示,2025 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預計突破 50%,消費者購車決策已從 "價格敏感" 轉向 "價值敏感"。在此背景下,車企更應聚焦技術創新與產品力提升,以公平競爭推動行業進步。任何試圖通過惡意抹黑、傳播不實信息等不正當手段獲取競爭優勢的行為,不僅損害企業聲譽,更將阻礙中國汽車品牌全球化進程。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造謠者終將付出代價。" 正如比亞迪在聲明中強調的,面對黑公關挑戰,企業既要拿起法律武器捍衛權益,更需通過技術突破贏得市場尊重。隨著中國汽車工業在電動化、智能化領域的持續突破,相信這種依靠造謠抹黑的低級手段,終將被市場和消費者所唾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