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長假期過后,出現了一個現象讓網友不解,表示感覺身邊好多人都感染了相似的病毒,無一幸免,連家中小孩也逃不掉,癥狀和當年的新冠病毒一模一樣,無休止的咳嗽……
其實新冠病例在多個地方已經同步開始增加,眾多網友忐忑這難道要卷土重來了?畢竟當年的新冠可怕程度還記憶猶新。
然而讓人忍不住打顫的消息是,此次的新冠病毒未必會發燒,而讓大家不當回事兒的5個癥狀,普遍認為的小毛病很可能就是新冠,殊不知你已經“中招”,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今年4月至5月,中國多地新冠病毒感染呈現上升趨勢,臺灣省新冠已經是第7波了,連續4周上漲,一周激增近60%,專家警告老年人再次感染死亡風險增加約4.5倍,高峰預計在5-6月。
中國香港也是處于新冠病毒高峰,連續8周上漲,陽性率創一年新高,涌現嚴重個案,尤其兒童感染后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癥,且專家判斷今年高峰將維持3-4個月。
中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門急診流感樣病例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率從7.5%上升至16.2%,住院病例陽性率從3.3%升至6.3%。
尤其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地要多注意,重復感染注意急性期和康復期。
主要毒株為XDV及其分支(如NB.1),該毒株與JN.1變異株相關,免疫逃逸能力增強,但致病力未顯著提高。
距離上一波感染高峰已超過一年,自然感染產生的抗體保護減弱,疫苗加強針接種率不高,群體免疫屏障減弱。
氣溫波動、假期人員流動加速了病毒傳播,部分公眾減少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增加了感染風險。
專家認為當前疫情已接近波峰,預計6月5日前后陽性率可能降至8%-10%,6月底進一步降至5%以下,不會影響高考,但也要需警惕秋冬季流感與新冠疊加風險。
此外,全球多地新冠感染率也再次攀升,新型變異株JN.1已成為主流毒株,在超過80個國家被檢測到,占全球新增病例的60%以上,部分國家重啟了口罩令和隔離政策。
新加坡,泰國新冠病例激增創年度新高,咳嗽、刀片嗓、喉嚨痛、鼻塞、流鼻涕、頭痛、嘔吐和腹瀉,奇怪的是有的人就是不發燒。
此次新冠感染的癥狀表現多樣,體溫可升高至37.3℃及以上,部分患者體溫可達39℃甚至更高,發熱程度和持續時間因人而異,這是大多數人了解的新冠癥狀。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再次感染后癥狀不一定發燒,原因主要和個體免疫差異、病毒載量與毒力和感染部位與程度有相當大的關系,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
免疫系統較強的人,可能在感染新冠病毒后,能夠迅速啟動免疫反應,在病毒引發明顯的發熱癥狀之前就控制住病毒復制和擴散。
而免疫系統較弱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群,免疫反應可能不那么強烈,也可能不出現典型的發熱癥狀。
若感染的病毒載量較低,可能不足以引發身體產生明顯的發熱反應。
另外,雖然目前主要流行毒株為XDV及其分支等,但不同變異株的毒力有所不同,一些毒力相對較弱的變異株感染人體后,可能不會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出現明顯異常,進而不出現發燒癥狀。
如果病毒主要感染上呼吸道,癥狀可能以咳嗽、流涕、咽痛等局部癥狀為主,不一定會引起全身的炎癥反應導致發燒,若感染程度較輕,炎癥反應局限,也可能不出現發熱。
還有部分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的同時,還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礎疾病,這些基礎疾病可能影響身體的發熱反應。
還有一些人在感染后自行服用了退燒藥、感冒藥等,這些藥物可能掩蓋了發熱癥狀,使人誤以為沒有發燒。
此次的新冠病毒主打一個“偷偷潛入”,大部分人可能就沒有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經感染上了。
呼吸困難、乏力、嗅覺和味覺障礙、咳嗽和腹瀉,這五個反應成為了此次新冠病毒的“信號燈”,可能提示病情較為嚴重或需要引起特別關注。
一般感染會表現為呼吸急促、呼吸費力、胸悶憋氣,感覺空氣不夠用,嚴重時可能出現嘴唇發紫等缺氧癥狀,這可能是肺部受到嚴重侵犯,氣體交換功能受損的表現。
然后患者常感到乏力、疲倦,肌肉酸痛,尤其是四肢、腰背等部位,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頭痛、頭暈等癥狀,休息后也難以緩解,甚至影響到正常的肢體活動。
胸部出現疼痛或壓迫感,可能是心臟受到影響,也可能是肺部炎癥累及胸膜等原因引起,需要警惕心臟、肺部等重要器官的病變。
可能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等,影響消化系統功能,部分患者會出現嗅覺減退或喪失、味覺異常的情況,對氣味和味道的感知變得不靈敏或出現錯誤。
常出現咳嗽,多為干咳,也可能伴有少量白痰,還可能有鼻塞、流涕、咽痛等癥狀,嚴重時會影響呼吸,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等表現。
不過,這些癥狀并非每個患者都會出現,而且癥狀的嚴重程度也因人而異。
部分患者可能癥狀較輕,僅表現為輕微的咳嗽、乏力等,而一些患者可能癥狀較重,出現呼吸困難、高熱不退等情況,甚至發展為危重癥。
如果出現上述“信號燈”癥狀,且有新冠病毒暴露風險或接觸史,應立即就醫或尋求緊急醫療救助,進行新冠病毒檢測,以明確是否感染,以便及時評估病情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新冠疫情仍未完全結束,雖然在全球范圍內疫情形勢總體趨于緩和,但新冠病毒仍在持續傳播和演變,仍需要持續關注和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