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是端午節了,大家是不是很期待呢?在5月的最后一天,就是傳統的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聽說在廣東的很多“房東們”都已經開始操練起龍舟來了。在南方,端午節可是很重視的傳統節日,像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等依然是常見的。
然而今年的端午卻有點不一般,建議大家不管多忙:1不說,2不空,3不去,遵守老傳統,為家人祈福,平安少災禍。
1不說:不說“快樂”說“安康”,不說晦氣的話要說吉祥話!
在端午節,人們見面時切記不能說“端午快樂”,而要說“端午安康” ,這背后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端午時節,正值農歷五月,天氣逐漸炎熱,各種疾病容易滋生,蛇蟲也開始頻繁出沒。
古人認為這個時期是“惡月惡日”,充滿了邪氣與不祥。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互道“安康”,飽含著對彼此遠離疾病、平安健康的深切祈愿。
這種獨特的問候方式,與其他節日中單純表達快樂的祝福語不同,它體現了古人對生命的敬畏和對健康的重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人文關懷的生動體現。
同時要注意,端午節也是很重要的傳統節日,大家一定要說吉祥話,而不能說喪氣話、晦氣的話,以免影響和家人、親友的關系。
2不空:“人文”之俗,護佑家宅與身心
第一個是門窗不能空,記得要掛艾草,這是端午節一項極具代表性的傳統。
將艾草懸掛在門窗之上,不僅是一種裝飾,更有著實際的作用。艾草本身是一種藥用植物,具有驅蟲辟邪、凈化空氣的功效,能夠有效地驅趕蚊蟲,預防疾病的傳播,為家宅營造一個清新、健康的環境。
在懸掛艾草時,也有一些講究,通常要選擇在太陽升起之前采摘,并且要倒掛,取其“福到”之意,一般以單數為一捆,如5顆、7顆或9顆,蘊含著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第二個是身上也不能空,記得要佩戴五彩繩和香囊。
五彩繩,是青、白、紅、黑、黃五種顏色的絲線編織而成,這五種顏色分別代表著金、木、水、火、土五行,蘊含著天地萬物的力量。
佩戴五彩繩,寓意著將吉祥和好運系在身上,能夠驅邪避災,保佑佩戴者平安順遂。
而香囊,則是用五彩絲線纏成,內裝雄黃、熏草、艾葉等香料。香囊小巧玲瓏,散發著淡雅的香氣,不僅可以提神醒腦,還能預防蚊蟲叮咬,同時也是一種精美的裝飾品。
佩戴香囊,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承載著家人之間的關愛與祝福。
3不去,遠離危險保平安
首先,不去河邊,端午節正值多雨季節,河水上漲,水流湍急,潛藏著諸多危險。
古有屈原投江、伍子胥自刎、曹娥救父投江等與水相關的悲傷故事,這些故事不僅讓端午節增添了一抹緬懷的色彩,也讓人們對水的危險性有了更深的認識。
因此,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盡量避免前往河邊,以免發生意外,也是對這些歷史人物的一種尊重和緬懷。
其次,不去野外,夏季天氣炎熱,野外的環境復雜,各種有毒的動植物開始活躍。毒蛇、蝎子、蟾蜍、蜈蚣、蜘蛛等“五毒”在野外頻繁出沒,它們往往隱藏在陰暗潮濕的地方,一不小心就可能遭遇危險。
同時,野外的蚊蟲也較多,容易傳播疾病。所以,為了自身的安全和健康,人們在端午節會減少前往野外的活動。
最后,不去人流量大的地方。特別是最近的新冠陽性率明顯上升了,又馬上是高考了,家里有考生的還是要注意,盡量不要去人流大的地方。如果非去不可,也記得要佩戴好口罩,并且保持間距。
端午節的這些傳統習俗,是先輩們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們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更蘊含著對生命的尊重、對健康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讓我們在今年端午節,一起遵循這些傳統習俗,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傳承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讓這些古老的習俗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