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CE戰機取得擊落多架敵機的戰果,可以從兩個方面得到正面印證。一是巴基斯坦官方公布的數據;二是近日我官媒《軍情時間到》欄目正式進行了公布。
另外,從法國、美國對印巴沖突的相關報道也可以得到一些有力的佐證。
這說明,殲-10CE戰機取得的戰果是具有相當高的可信度,只是印度方面沒有承認罷了。
殲-10CE戰機擊落多架印度戰機,不是偶然的,更不是運氣,而是強大的體系作戰的成果,各平臺各網絡節點,比如預警機、防空導彈、地面雷達、空中衛星、戰場數據鏈、空中導彈等都有體系作戰貢獻率。
只是我們很容易把功勞全部記在殲-10CE戰機頭上,因為它是對敵機的最后一擊,其實這只是一個結果,只是一個鏈條的最后一環。
從探測系統發現、識別、監視、跟蹤目標,到目標情報的傳輸、分發,再到戰場態勢呈現給指揮員以后的決策,再到任務分配,打擊命令的下達,于是殲-10CE戰機完成了最后一環,即打擊任務。
如果只給殲-10CE戰機飛行員記功,那很顯然是不公平的,必須從傳感器到射手的整個環節全鏈條都記功才公平。
輪船在航行時,在前方只看到一個小冰山,不要認為沒有危險,因為它露出的只是冰山的一角,99%的部分都藏在水下,你看不到,但水下部分蘊含著巨大的能量。
在信息化戰場上,道理也是一樣的,我們必須強調體系作戰能力,而不要過分突出武器平臺的重要性。可以說,弱化單一軍兵種的貢獻,弱化個別平臺的貢獻,不斷強調聯合作戰節點的平等性,那么整個軍隊的戰斗力就提高了,聯合作戰的觀念就樹立起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