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蘭州5月18日電 (記者 丁思)18日,“問秦——甘肅秦文化考古二十年成果特展”在甘肅蘭州開幕,同時,以“考古盲盒·再探秦文化”為主題的絲路小課堂走進甘肅簡牘博物館,來自蘭州市多所小學的學生們,一邊聆聽關于秦文化的知識,一邊動手“深挖”考古盲盒,沉浸式感受了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202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重點強調在快速變化社會中,作為文化身份的重要連接者、創新者和守護者,博物館如何與時代共振。
5月18日,以“考古盲盒·再探秦文化”為主題的絲路小課堂走進甘肅簡牘博物館。丁思 攝
甘肅簡牘博物館珍藏的秦漢簡牘,堪稱“地下圖書館”。這些寬度不足1厘米的木片,承載著秦代行政文書、法律條文、私人信件等豐富內容。這些來自千年前的簡牘,細微記錄了秦人的日常。
當日,由甘肅簡牘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肯德基聯合舉辦的“絲路小課堂”上,這些簡牘上記錄的故事,通過一個個考古盲盒,走進孩子們的心間。
“先敲開一角,慢慢找到內藏文物的另一角,然后借助刷子慢慢敲擊……”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指導下,學生們開啟了新奇的探秘秦文化之旅。
5月18日,以“考古盲盒·再探秦文化”為主題的絲路小課堂走進甘肅簡牘博物館,來自蘭州市多所小學的學生們參與。丁思 攝
“通過的今天考古盲盒活動,我挖到了古人的‘朋友圈’,看到了他們的生活日常,原來歷史這么酷!”來自蘭州安西路小學的同學開心地說,絲路小課堂的主題活動不僅喚醒了沉睡的秦文化,更探索了文化傳承的多元路徑,讓文物從展柜走入生活。
當日,正在甘肅簡牘博物館展出的“問秦——甘肅秦文化考古二十年成果特展”,共展出223組(693件)件文物,分為“西遷隴右 起于戎狄”“西垂創業 世為周陪”“崛起關隴 繼周伐戎”“兼收并蓄 和而不同”“秦并天下 歸于一統”等五大單元,結合最新的考古成果與多學科研究,系統揭示秦文化的形成邏輯與發展脈絡。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侯紅偉介紹說,此次展覽是對甘肅秦文化考古成果的全面立體展示,并將秦文化與周邊文化的關系一并呈現,帶領觀眾沉浸式體驗秦人波瀾壯闊的創業史詩,感知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歷史進程,讓考古成果與眾共享。
據悉,早在2019年,肯德基就與甘肅省博物館跨界合作推出全國首家“絲路如意”主題餐廳,絲路小課堂在此基礎上應運而生,以餐廳為基地,著力打造品牌在絲路文化拓展的陣地,通過文化IP跨界等形式,讓綿延數千年的文化積淀展現出持久魅力。(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