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胡玉梅/文 施向輝/攝 視頻)他們有一雙火眼金睛,他們的手會“魔法”,能讓文物延年益壽,他們是“文物醫生”。
5月17日至19日,由江蘇省文物局主辦,鎮江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句容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25年江蘇省文物行業職業技能選拔賽在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舉辦。
選拔賽以“保護文化遺產 弘揚工匠精神”為宗旨,設有金屬文物修復、陶瓷文物修復、紙張書畫文物修復、木作文物修復、泥瓦作文物修復和考古探掘6個項目,吸引全省各文物技術領域的70名精英選手齊聚,一競高下。
賽事采用“理論考核20%+實操競賽80%”的評價體系,全面檢驗選手的綜合能力。比賽吸引了來自省內一、二級博物館的資深文物修復師、在校大學生和相關文物資質企業一線工匠參賽。參賽選手中,既有深耕行業多年的資深專家,也有院校培養的青年才俊,形成“老中青”文物行業技能人才梯隊。
在比賽過程中,青銅、陶瓷文物修復選手認真細致,對所抽取的文物進行仔細觀察,明確文物的具體病害,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確定技術路線及修復步驟,遵循“最小干預”原則實現“無痕修復”;紙張書畫修復比賽中,選手們現場制作顏色紙,完成托畫心、補畫心、全色等工序,每一步均需精準把控紙張纖維走向與色彩匹配度;在木作文物比賽中,選手們使用傳統斧、鑿、鋸等工具,按清式工藝標準制作出精美的斗栱構件;泥瓦作文物修復比賽中,選手紛紛按照考試要求砌筑“一臥兩斗三層”的空斗墻,極大程度地考驗了磚料加工與傳統灰漿的配比技藝;考古探掘項目則在南城上遺址實地進行,選手們需在4小時內完成3個探孔的鉆探,通過土層采樣、遺跡繪圖及勘探記錄,展現對《田野考古工作規程》的規范化應用。
作為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的省級選拔平臺,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物局)為本次賽事建立了嚴密的組織架構與保障機制,整合多方資源,邀請行業權威專家制定競賽標準,形成全流程閉環管理。
本次比賽邀請了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楊澤華、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李玲、浙江省博物館研究館員樓署紅、南京博物院副院長張金萍等省內外資深文物專家組成高水平裁判團隊,確保各項比賽公平公正、嚴格規范。
5月19日上午,賽事組委會將在閉幕式上揭曉最終成績,按照賽事規則,各比賽項目綜合排名前兩名的選手代表江蘇參加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
南京博物院副院長張金萍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文物修復是一個比較傳統、古老的手工技藝,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加持,文物修復已經不是簡單的操作修理。她說:“現在的選拔賽,既要選拔具有精湛技藝的傳統修復技藝同時也要兼具現代文物保護科學理念的復合型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