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武川博物館“小小講解員”正在講解。 實習生 劉瀛攝
人民網呼和浩特5月18日電 (富麗娟、實習生劉瀛)5月18日,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圍繞“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主題,在武川博物館舉辦了202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現場開展了非遺工坊、地方農特產品展銷、長城圖片展、紅色故事展、懷舊物件展、沉浸式主題講座、青少年研學等系列活動,感受武川縣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開啟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活動現場,呼和浩特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張文平向“小小講解員”們詳細介紹了武川博物館從籌備到落成的發展脈絡,講述了其作為北疆文化重要展示窗口,在挖掘、保護和傳承武川歷史文化中的重要使命。隨后,張文平帶領“小小講解員”們走進各個展廳,圍繞陳列的文物展品展開深度講解。期間,“小小講解員”們認真聆聽,不時提出問題,與研究館員互動交流。
“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感覺很新穎。長城圖片展和紅色故事展讓我對武川的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博物館數字化發展很有意思,給我們打開了新視野。我們還在非遺工坊看了剪紙制作,才知道原來傳統手藝這么精巧,以后有類似活動還會來參加。”武川縣第三小學學生表示。
展示現場紙上刀刻字。 實習生 劉瀛攝
小朋友觀看數字文物。 實習生 劉瀛攝
呼和浩特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在給學生講解。實習生 劉瀛攝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制作剪紙作品。 實習生 劉瀛攝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展示十二生肖剪紙作品。實習生 劉瀛攝
展示莜面作品。 實習生 劉瀛攝
制作莜面作品。實習生 劉瀛攝
精美莜面作品。實習生 劉瀛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