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突敗了,印度斥資10億發射間諜衛星,射丟了!印網友:中國阻擊
光頭老莫.
印巴沖突,巴基斯坦得到中國全系統武器,因此在空戰中全面占優。
這讓印度很難受,畢竟他們一直覺得比咱們中國厲害,自比亞洲一哥,南亞小霸王。
所以,莫迪在忽悠住印度人“慶祝勝利十日”后,也不敢怠慢,趕緊為后續的印巴沖突做準備。
當地時間5月18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在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使用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C61)發射地球觀測衛星“EOS-09”,旨在強化對南亞地區的全天候偵察能力。
然而,火箭第三級發動機點火后突發異常,飛行數據瞬間丟失,衛星最終未能進入預定軌道,不得不任務宣告失敗。
印度網友和媒體立將失敗歸咎于中國,聲稱“中國動用反衛星武器蓄意破壞”。
印網友:許多科學家懷疑,中國動用了先進反衛星武器擊落了印度這顆衛星。
發射細節和目的提前公開了。肯定是中國人在蓄意破壞的。
根據ISRO主席西旺的公開聲明,PSLV-C61火箭的第一、二級飛行表現正常,但第三級發動機點火后出現異常,導致衛星失聯。
這一故障并非孤例:PSLV系列火箭此前曾多次因三級發動機問題折戟——
2013年PSLV-C20因第二級制動器故障推遲發射,2010年GSLV-F06火箭因第一級操控系統失靈墜毀。
此次失敗的核心可能在于印度自主研發的低溫發動機技術尚未成熟。
PSLV的第三級采用液氧-甲烷推進劑,這種燃料組合雖能提升運載效率,但對發動機的穩定性和燃料管理要求極高。
印度雖在2014年成功測試過類似技術,但實際應用中仍頻繁出現燃燒不穩定、推力控制偏差等問題。
也就說:技術不行,強行上馬。
此外,衛星導航與通信系統的可靠性也值得質疑。
EOS-09搭載的雷達成像設備需要精確的軌道控制才能實現高分辨率偵察。
但火箭第三級故障導致衛星偏離預定軌道,最終可能墜入大氣層燒毀。
這種“一步之遙”的失敗,凸顯了印度在航天系統集成能力上的短板。
至于,盡管ISRO尚未公布詳細調查結果,部分印度網友和媒體卻迫不及待地將矛頭指向中國。
他們聲稱“發射細節提前公開”為中國提供了可乘之機,并臆測中國使用“動能-3”反衛星導彈實施攔截。
這種指控看似荒誕,也折射了印度的戰略焦慮。
1. 印巴沖突的情報需求:
EOS-09的雷達成像能力可穿透云層和偽裝,對邊境軍事部署進行實時監控。
印度近期在印巴沖突中遭受無人機襲擊,正急于通過太空資產彌補情報短板。
此次發射失敗可能削弱其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偵察能力,加劇對中國與巴基斯坦技術合作的猜忌。
2. 中印太空競爭的壓力:
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全面領先令印度倍感壓力。
單2023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達67次,遠超印度的8次;2024就不說了,差距太大了。
而,長征五號甲運載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是印度LVM3火箭(8噸)的三倍。
更令印度不安的是,中國空間站已向全球開放,而印度載人航天計劃仍停留在紙面。
這種差距在印巴沖突背景下被進一步放大,催生了“中國蓄意破壞”的陰謀論。
3. 國內政治的轉移焦點:
印度執政黨正面臨經濟低迷、失業率高企等困境。
此次發射原被視為提振民族士氣的“政治工程”,失敗后亟需尋找替罪羊。
部分媒體炒作“中國威脅論”,實為轉移公眾對國內問題的注意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