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西風的羅盤,方能閱讀正文《互降115,和談落地,世界又要恢復舊秩序了?》
上午聊如今這一代年輕人的紅利在哪里的時候,有好些讀者問了我這么個問題。
就是那些欠發達國家,不安全,方方面的不安全,有治安上的,有醫療上的。
而且生活條件普遍太差。
你說的非常對,但我反過來問你,一個地方,比你現在所處的地方還要發達,或者一樣發達。
但就是求著你去做人上人,當地人是多想不開啊?
如果你學過數學,我教你一個非常簡單的判斷一切事物的基準原則,它就是:
甭管預期和概率這兩頭怎么波動,數學期望本身,就在那里,不增不減。
歷史上西方人很窮的時候,把東方描述成遍地黃金的比他們發達的地方。
這叫什么?這叫預期很高,你到了東方,你就是馬可波羅,你可以發財。
問題是,容易到么?太難了。航海技術不發達,九死一生,抵達的概率太低了。
一個很高的期望乘以一個很低的概率,就是它的數學期望。
后來西方人變富了,到了清末,變成列強了,而東方的人均收入大幅度落后。
這時候,你去東方,期望降低了,概率提升了,你去看那個數學期望,還是那么多。
不增不減。
你想明白就這點事兒,你買彩票,高預期低概率,萬一中了是很多錢,但是萬分之9999,都中不了。
你上班,低預期高概率,一般不會拿不到工錢,但發工資也不會發到讓你滿意。
兩個都不滿意的選項里面做選擇題,不要去想高預期高概率,沒那種事兒。
擱在出海這件事上,是一模一樣的,你以為清末列強來東亞做洋指導的那些人,他們是享福來了?
你想多了。
你哪怕多看幾部歐美老電影,都會看到很多關于那個年月的描述,站在對方視角下的描述。
美國的醫生,為了多賺幾個補貼,帶媳婦來到東亞工作。沒幾年,染病掛了。
兩個人來,一個人回去。
這樣的電影當中的橋段,太常見。
如果你生活在那個年代,你出生在美國,我讓你去看東亞,就跟現在你去看非洲,是一樣的。
你會覺得當地飲食不干凈,水不干凈,醫療條件太差,各種問題。
所以一百年前,什么人會離開美國本土?離開英國本土?前往東亞?
家貧走四方,他在當地的生活體驗肯定不好。
否則他就不會從一個工業國來到一個農業國。
人這輩子的體驗是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叫做物質,就是你說你吃什么,穿什么,醫療是什么。
另一部分叫精神,俗稱你和你周圍人的差距。
當時的英國人來東亞當洋指導賺補貼之前,人家也計算過的,這種東西都留有歷史文檔。
100年前,有個英國人記錄了他在英國和在中國生活的對比。
他在英國賺的是英鎊,過的是小中產的生活,吃的很好,肉蛋奶齊全,各種洋酒喝著,有巧克力咖啡,穿的也很好,用的是工業品。
但是家里沒啥結余,也請不起家教,雇不起保姆,因為人工貴。
他去大清做洋指導,領的是三倍薪,他發現自己可以天天下館子,圍繞他們一家伺候的,常備的就有8人,里面有包月的黃包車夫,有廚師,有打掃衛生的丫鬟,還有家庭教師。
在他的筆下,他的生活,物質上其實是下降了,因為有些工業品他買不到,這里的食物他也不怎么愛吃。尤其令他頭疼的是,醫療條件特別差。
但是,他覺得他精神上很充實,因為談笑往來的都是大人物,如果是和他以前同階層的人,則是小心翼翼諂媚的和他講話,更不要說8個人成天圍著他伺候。
這一切的感受,和他在英國國內備受冷落的小中產體驗,完全不同。
他很享受這一切,而且,更重要的是, 他居然只花了30%的收入,存下了70%。
這份歷史文檔很有意思的,有意思就有意思在,這個昔日的洋指導,闡述了自己內心的反復權衡,以及取舍。
所以你把這個問題擱在今天也是一樣的,有好處的事情,就有壞處。
你有錢,哪兒都香。
你沒錢,你又想體驗人上人,那你只能去欠發達的地方呀。
你以為當年的列強是享福來了?那只是站在我們的視角下。
清朝人生于此,長于此,他是拿自己的處境和洋指導的處境做比較,當然覺得對方享福。
但對方并不是這樣,對方是工業文明的原住民。人家是用人家昔日的處境和當下來你這里的處境在比較。
那么今天,隨著我們發展了,你要不要出海去欠發達國家,也是一樣的。
你也會和自己的處境比較。你也會嫌棄那些欠發達國家醫療不好,衛生不好。
這就叫列強的苦惱,列強也有苦惱的,列強也不得安逸的,列強也沒法東食西宿的。
別說列強,哪怕列強里的一哥美國,也是年年在掙扎,歲歲在權衡。
我那天講關稅落地與舊秩序,在第二個話題里面給你們完整的敘述了過去的幾十年來,美國是怎么努力在特里芬悖論的漩渦里掙扎的。
你們以為他們是躺平的?幸福的享受了幾十年的美元霸權?
想多了。
對方天天都在嘗試解決,可是左支右絀,怎么都解決不了,這才是生活本身的樣子。
上周五,穆迪拿走了美國最后一個3A評級。從此,美國一個3A評級都沒了。
這個就叫周期,你甭管過程中怎么折騰,今天誰放狠話,明天誰說啥,周期變了么?
沒有。
巴菲特為什么持有大量現金?很簡單,對沖美國資產風險。
索羅斯為什么從個股調倉到標普500?很簡單,用減少小船,增持大船的方式,對沖美國資產風險。
盡管都是美國資產,問題是,小船波動比大船大呀。
至于橋水,這個就非常徹底了。
我講過很多次的,我說美元資產與黃金9:1的對沖模型還不夠,最好8:1:1,就是美元資產8,非美資產1,黃金1。
橋水真就這么干了呀,你看,橋水今年的做法就是我去年的建議。
我相信這個比例還能調,就像我那天在舊秩序里說的,也許8還是不安全,還要調,比如7。
我問你,你覺得是巴菲特沒錢,索羅斯沒錢,還是達利歐沒錢?
有錢人不也得天天琢磨對沖策略,有錢人不也得天天面對現實么?
那憑什么你可以說,我又沒錢,還可以隨便跑去一個地方當人上人,還要醫療好,衛生好,治安好。
你這么能,咋不上火星呢?
真應驗了《我的團長我的團》里面那句臺詞,命都不要,就要安逸。
生活不是爽劇,爽劇里啥都有,生活中啥都沒有,只有真實。
無非你愿不愿意面對它。關注公眾號,西風的羅盤,方能閱讀正文《互降115,和談落地,世界又要恢復舊秩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