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后,中國高校各方面實力都得到明顯提升,走出國門已經成為高校共同的目標,如今大家努力實現國際化,希望增強國際影響力,
也是基于這樣的背景,國家才提出世界雙一流高校建設計劃。希望能建設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世界一流學科。
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高校以及科研機構,評估高校實力的重要依據是科研創新成果以及人才培養等,還有部分則是看重學術聲譽和國際影響力。
英國作為全球高等教育的發源地,對于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擁有自身的評估方式。英國著名的教育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中文名夸夸雷利·西蒙茲公司),發布的2025年世界大學排行榜,引起廣泛關注。
英國評出的中國大學30強
這里面有提到關于中國內地高校的2025年全球排名情況,特別是對于中國內地高校前30強,更是重點進行分析,所以國內的學生也可以作為一種參考。
根據QS的評價指標,中國內地高校前三名分別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這一點和國內主流排行榜的排名確實略有差異。
該份榜單的排名依據是北京大學的基礎學科實力更為強悍,基礎學科的研究成果更具有代表性,包括北大的數學、化學以及物理學等學科,都具有開創性的研究成果。
雖然北京大學的基礎學科實力仍然沒有進入到全球前10,但已經是屬于全球第二梯隊的頂尖水平。而清華大學的優勢更集中在工科,偏向于應用型。
上海交通大學位居第四,浙江大學位居第五。這兩所高校闖進中國內地前五,同時又闖進QS2025年世界大學50強,以斷崖式優勢領先于后面的高校。
上海交大和浙大實則都是以工科見長,只是后來通過合并方式發展醫學,逐步發展成為綜合性高校。
上海交大的電子信息、船舶制造、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在全球都屬于前列。而浙大的計算機、材料學以及農學等學科又表現得較為突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居第六,南京大學位居第七。這兩所高校的地位并沒有本質變化,但在國際的排名卻已經跌出全球100強。
中科大這些年在全球的影響力有所削弱,主要因為中科大少年班沒有以往那么輝煌,在國外表現沒有以往那么突出。畢竟最頂尖的一批學生都被清華姚班以及北大數院搶走。
大家可以看到,同濟大學的表現依然突出,在QS排行榜里面位居中國內地第8名,學校的土木工程、建筑學、工程學以及環境工程等學科都挺進全國球20強。
以往經常被英美機構忽視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如今都已經排名第10。通過對中國國防體系的研究,國外機構已經開始重新評估哈工大的真正實力。
排名第14位的南方科技大學,已經超越諸多985高校。
這里面的原因主要是南方科技大學重點發展基礎學科和世界前沿學科,在數學、材料學、生命科學、生物醫藥等領域都有杰出成就。
相反諸多工科類985高校,整體排名都較為靠后。比如東南大學僅排名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更是僅排名29。著名的國防高校-西北工業大學,甚至都沒有出現在30強榜單里面。
總體評價
QS評出的中國內地高校30強,都是以985高校為主,這里面唯一上榜的211高校是北京科技大學。該校的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學科在全國都是屬于頂尖水平。
英國機構的邏輯思維和國內有所不同,特別是QS更注重于基礎學科和國際化。這樣意味著對于英語教學體系的高校,還有留學生占比較高的高校,在排名方面會更有優勢。
當然,國內對于QS的排行榜歷來都有爭議,其評價指標有較高的主觀性。因此,無論是將來高考填報志愿還是將來想要出國留學,這份排名的參考價值都很有限。
國內的高校更應該專注于自身實力提升,改善自身的科研環境,真正有世界級的研究成果,真正服務于國家科技以及國防事業,這才是真正的硬實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