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3歲的伊麗莎白公主(那時誰也不會想到她將是未來的女王)被父親喬治六世(那時也不是國王)扛在肩上,那顏值、氣質絕了。
從舊照片可以看得出來,喬治六世尚年輕,且顏值出眾。說起來,溫莎家族一直是顏值頗高的家族,除了大胡子的喬治五世,瑪麗王后、愛德華八世,喬治六世,包括其他王子,都長得相當英俊。
顯然,伊麗莎白二世繼承了父親的顏值,特別是眼睛、眉毛、嘴巴,幾乎一模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她的鼻子沒有父親那樣挺,但臉龐也沒有父親那樣長,算是綜合了顏值。
身著白色小裙子的伊麗莎白公主,頭發金黃,短短的,打著卷,一雙藍眼睛如同畫上去一般迷離、淡然,小小的她早在那個時候便已經擁有了女王的氣場,可惜沒有人發現。
照片拍攝于白金漢宮的花園,喬治六世那時只是個風流儒雅,且初為人父的幸福王子,偶爾才到宮內看望父母,并順道將女兒帶給父母以解他們對孫輩的渴慕之苦。
當然,那不是女王童年僅有的快樂,因為她整個的童年都生活在溫馨又美好的狀態里,直到9歲才被真正接入白金漢宮生活。
伊麗莎白二世出生于1926年,因為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的后代,空有王室成員的身份,卻不得不在外面出生,據說伊麗莎白王太后只能回娘家去生孩子,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公寓。
但出生后的伊麗莎白二世卻成了喬治五世的心尖寵,而且因為是王室第一個出生的孩子,又備受外界的關注,丘吉爾曾在她兩歲的時候見到她,便認為她極有魅力:我被她的魅力所吸引。
1927年,當時尚被稱為伊麗莎白公主的女王被父母丟進白金漢宮,因為他們有一次去新西蘭、澳大利亞的皇家旅行機會。
瑪麗王后相當開心,說那對她來說是“一種快樂”,而爺爺喬治五世則完全被小小的公主吸引,聽著她還說不清楚的話,開始叫她“莉莉貝特”。
那是屬于女王獨有的名字,因為她叫不清自己的名字,后來喬治五世便按著她的發音翻出了這個名字來專門給她使用,不得不說,女王小時候太受寵了。
有意思的是,女王從小對誰都態度一般,唯獨喜歡自己的祖父喬治五世,而且,一直把他叫“英國爺爺”,這幾乎將喬治五世樂壞了,認為孫女心里的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瑪麗王后對此似乎有些高興不起來,她抱怨著:“莉莉貝特已經偷走了祖父母的心”,然后便一再讓她在白金漢宮多住幾天,再多住幾天。
小小的女王那時頗有氣魄,敢揪爺爺的大胡子,敢與奶奶調皮,瑪麗王后一直認為自己的孫女才是真正的女王,沒想到被她一語成讖了。
曾經有大臣親見見證嚴厲的喬治五世,為了哄孫女開心,親自爬過他那高大的辦公桌,從桌子下面爬出來的時候,剛好看到大臣尷尬的臉色,他卻一點也不以為然,還將孫女放在辦公桌上看著自己批改公文。
也許從那個時候起,女王便已經了解了人生不同角色的根本,所以王室記載的女王資料顯示,10歲之前,她已經相當有個性,害羞、謙虛、聰明、機智、準確、開朗。
有一個說法,喬治六世在女王出生后給她用白金細鏈串了一顆珍珠,那是女王最早期的珍珠項鏈,并且告訴她:每年過生日便送給她一顆珍珠,等到她18歲便可以湊成一條完整的珍珠項鏈了。
但喬治六世后來又等不及了,因此在她很小的時候一次便送了三串式的珍珠項鏈,那是女王骨子里滲透的親情,所以直到90多歲還被她戴在脖子上。
雖然說女王一生待機時間最長,但從她的成長來看,要遠比自己的孩子,包括她的妹妹幸福得多,因為親情的滋養是讓一個人足夠強大的根本,伊麗莎白二世擁有氣魄、立場以及風范,恰恰就是她小時候用最完整的親情支撐起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