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式八球大師賽落下帷幕,前斯諾克球員牛壯奪冠并淚灑現場,這一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這場比賽的冠軍獎金高達 500 萬人民幣,折合 52.2 萬英鎊,甚至超過了趙心童世錦賽冠軍的收入。這一現象不禁讓人深思:中式八球與斯諾克,對于球員來說,究竟該如何抉擇?
牛壯的故事頗具傳奇色彩。1994 年出生的他,2008 年開始接觸臺球,并前往北京練球。2012 年,他憑借成都國錦賽的外卡嶄露頭角,此后進步神速。2013 年,他毅然前往英國練球,開啟了斯諾克職業生涯。然而,斯諾克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2017 年,他參加了多站巡回賽,成績大多止步 64 強,僅有德國大師賽打進 32 強。在英國參賽,練球和交通成本高昂,獎金收入難以覆蓋支出。
經過幾年的征戰,牛壯的斯諾克事業并未取得突破。2019 年,他選擇放棄斯諾克,回國投身中式八球。這一決定看似冒險,卻為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從 2022 年開始,他在中式八球賽場上屢獲佳績。2024 年,在天津甲級分站賽中,他戰勝曹宇鵬奪冠。今年,他又在喬氏賽事中奪冠,收獲 500 萬人民幣的獎金,成為繼鄭宇伯、楚秉杰之后,第三位獲得如此大獎的球員。
奪冠后的牛壯激動落淚,其中的感慨或許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多年的斯諾克生涯,不僅沒有盈利,還投入了不少資金。轉戰中式八球后,收入大幅增長,獎金甚至超過了斯諾克世錦賽冠軍。這一轉變讓很多球迷認為中式八球相對容易,斯諾克混不下去的球員回國打中式八球,不僅能獲得豐厚獎金,還因國內稅收政策相對寬松而受益。
中國斯諾克球員眾多,但像丁俊暉、趙心童這樣能在英國立足的卻寥寥無幾。許多球員在幾個賽季后仍徘徊在保級邊緣,最終選擇轉戰中式八球。如今,像牛壯、曹宇鵬,以及被禁賽的趙劍波,還有國外名將加里·威爾遜等,都開始涉足中式八球。有的球員完全放棄斯諾克,有的則兩邊兼顧,但從成績來看,全職打中式八球的球員表現更好。
中式八球近年來發展迅猛,不僅有 500 萬人民幣的高額獎金賽事,還有眾多 200 萬、100 萬人民幣的賽事。一年下來,球員收入頗豐。例如楚秉杰,其收入甚至超過了丁俊暉,直逼特魯姆普。中式八球的崛起,為球員提供了新的機遇和選擇。
然而,盡管中式八球獎金豐厚,但仍有球員選擇堅守斯諾克。一方面,斯諾克是他們的夢想和愛好。斯諾克作為全球性運動,影響力巨大。像張安達,雖已獲得國錦賽冠軍,但仍能受邀參加芬蘭表演賽。趙心童雖然世錦賽獎金不如中式八球大師賽,但其商業價值和在臺球界的影響力遠超中式八球冠軍牛壯。
斯諾克球員的堅守,源于對夢想的執著和對運動的熱愛。盡管在英國征戰斯諾克成本高昂,獎金有限,但他們依然選擇留在那里。這種堅守,不僅是對個人夢想的追求,更是對斯諾克運動的熱愛與傳承。
中式八球的崛起為臺球運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球員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發展機會。但斯諾克的全球影響力和文化底蘊,依然吸引著眾多球員為之奮斗。球員們在中式八球與斯諾克之間做出的選擇,既是個人職業發展的考量,也是對自身夢想和愛好的堅守。
未來,中式八球與斯諾克將繼續在臺球領域共同發展。中式八球的崛起或許會吸引更多球員投身其中,但斯諾克的堅守者們也將繼續在國際舞臺上追逐夢想。無論選擇哪條道路,球員們都值得尊重。他們用汗水和努力,在臺球的世界里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