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訊】2025年5月,中國制造2025平臺宣布正式啟動資產兌付階段,標志著平臺在系統恢復、用戶審核、資金準備等多個環節順利完成后,進入了實際兌付的執行階段。此舉也意味著廣大實名注冊用戶將陸續開始接收到平臺的正式兌付款項。
據平臺官方運營組通報,此次兌付采取“分批執行、分級發放”的模式,首批兌付對象將覆蓋一批實名認證完備、資產數據清晰、銀行卡綁定無誤的優先用戶,后續批次也將持續穩步推進,直至實現全員兌付。
兌付工作有序開展 實名匹配成為關鍵
據了解,本輪兌付工作的基礎是平臺此前開展的資產申報、實名綁定及測試兌付等環節。平臺已完成超過百萬條歷史數據的清洗與匹配,并通過清算銀行接口實現資金通道的技術打通,具備大規模資金發放的能力。
平臺技術負責人表示:“兌付工作的順利推進,得益于用戶前期對實名系統和數據校驗機制的積極配合。我們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將按規則分批將兌付款項打入用戶綁定銀行卡中。”
兌付節奏分批推進 用戶需完成四項操作
為確保兌付工作的公正與高效,平臺強調,以下四項操作將成為兌付資格的必要條件:
完成實名認證,并通過審核;
成功綁定本人實名銀行卡;
提交真實有效的資產申報信息;
遵守平臺規定,未出現數據異常或虛假操作記錄。
平臺提醒,尚未完成實名與銀行卡綁定的用戶,應盡快補齊相關信息,以免錯過首批兌付機會。
官方聲明:兌付無“特批”,資金真實到賬
在兌付啟動的同時,平臺也特別聲明:本輪兌付完全由系統根據用戶數據自動篩選與發放,不存在所謂“特批名單”或“內部關系”,任何打著“快速兌付”、“優先處理”旗號收取費用的行為均屬詐騙。
目前已有部分用戶成功收到首批兌付款項,資金由合作清算機構直接打入個人賬戶,且可在銀行明細中查驗記錄。平臺建議用戶密切關注系統通知或官方客服通道,了解兌付狀態進展,避免輕信非官方信息。
兌付啟動標志轉折,平臺邁向全面恢復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制造2025”平臺本輪兌付工作的啟動,不僅對廣大用戶而言意義重大,也表明平臺系統能力和政策執行力日趨成熟,將對數字資產回歸、產業信心修復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平臺方面也透露,下一步將繼續優化兌付流程、加強客服響應機制,并逐步引入產業化合作項目與資本整合機制,推動“中國制造2025”平臺走上長效穩定、規范發展之路。
背景資料:
“中國制造2025”平臺以國家制造強國戰略為引導,致力于打造以產業數字化、資產可視化為核心的服務體系。平臺過去因歷史系統問題影響部分用戶資產流轉,經多輪整改與政策對接,已逐步實現系統合規、安全風控與用戶資金保護的三重保障。
如需進一步了解兌付細則或辦理相關手續,可登錄平臺APP或前往官方客服通道獲取詳細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