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美方比殲-10CE擊落“陣風”更加憂慮的是,美軍的航母預警機加F-35不敵中國的空警-500加殲-20。5月16號一份美國海軍太平洋司令部的內部報告在中外網絡空間引起了熱烈的反響,這就是他們提交的《隱身戰機對抗評估》報告。
大家最感興趣的是,這份報告的內容顯示,E-2D預警機對中國殲-20的穩定探測距離不足80公里,遠遠低于外界的預期。美國現役預警機的主力是E-2和E-3系列,其中E-2D“鷹眼”是E-2系列的最新改進型,是美國海軍現在唯一使用的艦載空中預警機。它的雷達采用機械掃描與電子掃描雙模技術,最大航程是2700公里,滯空時間是4小時,能夠探測550公里外的目標并指揮F-35執行攔截任務。這要是放在過去,由于中國空軍戰場感知能力比較低,E-2D有巨大的單向透明的優勢。
臺灣地區也裝備有4架在E-2B基礎上改裝的E-2T預警機,改裝后達到了與E-2E相當的水平,整體性能與E-2D差不多。但是時過境遷,今天E-2D也好,E-2E也好,單向透明的優勢起碼在預警機這個領域已經不復存在了。E-2D對中國殲-20的穩定探測距離不足80公里,給美軍帶來的焦慮就比較大了。因為空警-500雷達采用氮化鎵技術,還創新性地融合了米波技術,構建起了多頻段的探測能力,在300公里之外就可以鎖定目標。殲-20與之配合,可以先敵發現、先敵發射。
美國太平洋海軍的報告特別提到,空警-500預警機即使在殲-20關閉機載雷達的情況之下,也能引導實施超視距的打擊,也就是大家俗稱的“A射B導”。殲-20負責發射導彈,空警-500負責引導制導。殲-10C打下“陣風”,據說就是“A射B導”,甚至還加上了紅旗-9B雷達的加持。E-2D因為是非相控陣雷達,而且用的是砷化鎵材料,因此對殲-20這款隱身戰機不但穩定跟蹤距離近,而且數據處理速度也比較慢,據說比中國預警機相控的雷達慢了47%,在遭遇電磁壓制的時候很容易丟失目標。如果E-2D需要逼近到200公里的時候才能觸發警報,在80公里的地方才能穩定跟蹤殲-20,那在空戰當中,還沒有發現跟蹤殲-20,就早早的被殲-20發射的霹靂-15等遠程空空導彈給干掉了。
2022年3月份,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空軍司令威爾斯巴赫在美國空軍協會的一次會議上公開承認過“F-35曾經在東海與殲-20近距離接觸”,解放軍空警-500預警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談話其實證實了我們的預警機能夠在遠距離上發現F-35,而當時美軍比E-2D探測功能更強的E-3A預警機并沒有發現殲-20,這才使得殲-20隱身戰斗機能夠近距離隱蔽接近F-35戰斗機。
由于中外自媒體發布的關于美軍提交的《隱身戰機對抗評估》報告內容未必就是準確的,所以以上信息以及分析判斷只能作為參考。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中國的空中預警探測技術在某些方面已經超過了美軍,而且預警機與殲-20、殲-10C等戰機配合,已經構建起了行之有效的“A射B導”的空中殺傷鏈,取得了在中國近海地區對美軍的制空權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