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考歷史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相關文獻來源。
(田橫像)
田橫,齊國貴族,秦末起義軍首領。
陳勝吳廣起義之后,六國貴族復辟,田橫是跟著他哥哥田儋起義的,田儋當時是齊王。
起義之后,田儋和秦軍交戰,戰死,但是也沒輪到田橫接班,因為田橫還有個兄弟,叫做田榮,這個田榮接班做了齊王,而田橫則做了將軍。
可以說田橫打仗非常厲害,亂世之際,他攻城奪地,基本上把原來的齊國故地全給收復了。
時間線快進到項羽稱王,這項羽稱王之后,大封諸侯,很多人都被封了,但是就沒封田榮。
沒封田榮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有一次項羽打仗的時候,田榮沒有出兵幫助,項羽記他這個仇,于是就故意把田榮給落下了。
別人都封了,劉邦你都封,你不封我田榮,那田榮心里相當的不痛快,于是他大舉反旗,不服項羽統治。
項羽最擅長的情緒就是發怒,太史公寫《史記》的時候,動輒就是項王怒,或者項王大怒,這回田榮造反,項羽也很生氣,立刻就起兵討伐田榮。
事實證明,項羽不愧是西楚霸王,打仗沒得說,很快就擊敗了田榮,田榮打不過項羽,無奈之下只好逃亡,結果在逃亡路上被殺掉了。
(項羽)
按說項羽擊敗了田榮,拿下了齊國,他應該好好安撫,但是他不,他是“遂燒夷齊城郭,所過者盡屠之”,就是說他放火焚燒齊國的城池,軍隊所到之處,他大肆屠戮,一個活口不留,本來大好的局面,讓他給硬生生的玩成了“齊人相聚畔之”,就是說齊國的軍民因為項羽的所作所為很快又團結到了一起,大家就算是拼上一條老命,也要和項羽對著干。
那么在這個時候,田橫就抓住機會,他廣泛募兵,招攬舊部,一下子聚攏了幾萬人馬,而靠著對項羽同仇敵愾的這幾萬人,田橫在城陽,也就是今天的山東青島和項軍打了起來。
田橫和田榮不同,田橫治軍吶,他打仗也很厲害,所以兩軍一時之間難分勝負。
實際上這場戰爭對于項羽來說很關鍵,因為只要消滅田橫,那么齊國的有生力量就基本上都被殲滅了,齊地就可以收入囊中,但偏偏這個時候劉邦在項羽身后使絆子,下黑手,劉邦趁著項羽和田橫打仗,他突然出兵,占領了項羽的彭城,也就是今天的江蘇徐州。
徐州這個地方的重要性,對項羽來說不言而喻,項羽十分著急,田橫他也顧不上管了,立刻撤軍,又和劉邦打了起來。
和劉邦的戰爭,是拉鋸戰,曠日持久,項羽這就算是被拖住了。
項羽一走,田橫贏得喘息的機會,他再次領兵收復齊國的大小城池,還立了哥哥田榮的兒子田廣做齊王,自己則出任丞相來輔佐田廣。
這個時候的大背景,就是楚漢相爭。
項羽勢力大,兵力強,但是偏偏屢屢失利,反而是劉邦占盡人和,一步一步發展壯大了起來。
劉邦呢,在這個時候有意聯合一下齊國,希望齊國可以歸順,于是劉邦就派出了一個手下,名字叫酈食其,酈食其到了齊國之后一頓游說,說你別看項羽那人摳搜的,不給你們好處,但是我們漢王不一樣,只要歸順漢王,那榮華富貴啊,未來的前景啊,各方面都非常好,而且酈食其是硬中軟來軟中硬,他還有意無意的告訴田橫,說漢王必然一統天下,早歸順那是功臣,晚歸順沒有好處,不歸順那以后諸位的前程,可就說不定了。
(酈食其 像)
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雄兵。
這個酈食其啊,他是那一時期的著名外交家,合縱連橫的戰術被他玩的飛起,所以他三言兩語就說服了田橫,田橫說自己愿意歸順劉邦,為了表示誠意,田橫還把齊國外圍負責防守漢軍的軍隊給撤了回來。
本來這是挺好的事兒,但是劉邦另外一個手下韓信不樂意了。
韓信是兵仙吶,他打仗比項羽還厲害,但是在此之前,他曾經攻打過齊國,卻沒攻下來,還吃了苦頭,所以當韓信聽說酈食其竟然不費一兵一卒就把齊國拿下來了,韓信非常不服氣,于是他就帶兵偷襲了齊國。
漢軍兵臨城下,田橫一看,還以為是酈食其把自己誆騙了,出賣了,田橫以為這是酈食其的計謀,前腳誆騙自己講和歸順,糊弄自己把軍隊撤回,后腳就讓漢軍攻城,田橫十分惱怒,于是他就把酈食其給殺掉了。
在殺酈食其之前,田橫對酈食其說,現在我給你一個機會,只要你能說服韓信撤退,那么我就饒你不死,可是如果你不能辦到,我就將你烹殺。
酈食其也許是有這個能力的,因為史料上對他的評價相當之高,說他是辯才。
但是我們還要看這么一條史料:
然縣中賢豪不敢役,縣中皆謂之狂生。
說酈食其年輕時是個普通小吏,但是他性格疏狂,放浪不羈,很古怪的一個人,官府都輕易不敢使喚他。
所以,面對田橫的威脅,酈食其出乎意料的沒有選擇求生,只是說:
能成就大事的人,從來都不屈小節,有德行之人,也不怕別人的責備。
酈食其拒絕了田橫的要求,因此被殺。
實際上酈食其在某種程度上是被韓信給賣了,而且就算田橫殺了酈食其,那也無濟于事,因為齊國已經淪陷,田橫沒辦法,只好逃走。
(梁王彭越)
以田橫為首的齊國宗室,這趟逃亡,那真可以說是千辛萬苦,齊國的士卒們大都跑散,官員們要么戰死,要么投降,就連田橫扶持的齊王田廣也被俘虜了,只有田橫僥幸逃脫。
他逃哪兒去了呢?逃到了梁王彭越手下,暫時被彭越所庇護。
這個彭越,反正在劉邦建立漢朝之前,他的態度是很不明朗的,他有時候幫助項羽,有時候又幫助劉邦,算是個中立角色,所以他就收留了田橫。
只是,這種收容持續不了太久,因為劉邦幾年之后就消滅了項羽,建立漢朝,稱帝了。
劉邦稱帝之后,彭越歸順,田橫一尋思,自己在彭越這恐怕是待不下去了,萬一彭越把自己交出去邀功怎么辦?
事不宜遲,想到就做,田橫收拾行李,不辭而別,逃亡到了一個小島上。
當然不是他一個人逃的,隨行的,還有多年來一直忠誠于田橫的一些門客幕僚,這些人總數加起來有五百人。
這個小島,就是今天山東即墨的田橫島。
這種情況,是劉邦不樂意看到的,在劉邦看來,田橫是個人才,秦亡之后可以嘯聚齊地居民重建齊國,說明他有威望,戰時能和項羽對峙,說明他會打仗,這么一個人占據海島,不服從自己的管理,萬一他哪天再舉兵起事,那就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于是,劉邦立刻又派使節到海島上去,跟田橫說,你也別在島上了,你跟著使者回來,歸順漢朝多好啊。
田橫說我不,我之前殺了酈食其,我知道這是你很愛惜的一個大臣,我要歸順了,你不得報復我啊。
劉邦一看田橫這是不信任我啊,干脆這位大漢天子親自下詔書一封,昭告天下,說齊國的田橫如果要歸順我,誰都不可以傷害他,也不能傷害他身邊的人,誰敢威脅田橫眾人的安全,那就是罪大惡極,滿門抄斬。
(劉邦)
劉邦還說,只要你田橫肯歸降,封王封侯那都不是事兒,都妥妥的。
皇帝都這么說了,田橫思來想去,帶了兩個門客,離開海島,打算去拜見劉邦。
仨人走啊走,走啊走,走到一個叫做尸鄉的地方,這個地方在今天的河南偃師市首陽山鎮,這里有一個漢朝的驛站,田橫一路舟車勞頓,因此暫時在驛站里休息。
晚上睡覺的時候,田橫就叫起他的兩個門客,說了這么一段話:
我和劉邦在亂世之際都稱王,都是一方梟雄,如今他成了天子,我卻成了階下囚,如今我還要入朝去侍奉他,對我來說,這是一種恥辱,何況我還殺了酈食其,難道我就問心無愧么?
田橫又說,劉邦讓我入朝,想來不過是想要見一下我,知道我的樣貌如何,現在我們距離漢宮只有三十里路,你們拿著我的頭顱去面見劉邦,尸首還不會腐爛,這樣劉邦就能知道我的樣貌了。
這些話說完之后,田橫面向東方,遙望齊國山河舊地,慨然而歌:
大義載天,守信覆地,人生遺適志耳!
唱罷,田橫舉劍自刎。
兩個門客拿著田橫的頭顱拜見了劉邦,劉邦感慨,說田橫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之后,劉邦把這兩個門客封為了都尉,還將田橫風光下葬,以諸侯王的禮節。
幾天之后,人們發現,這兩個門客在田橫的墳墓旁挖了兩個洞,都在洞中自刎,而海島上的五百門客,聽說田橫已死,也全都在島上自盡了...
參考資料:
《史記·卷九十四》、《東坡全集·卷一》
張之望,張嵋珥.《田橫五百士》與田橫印章新發現.西泠藝叢,2024
畢重陽,王伯強.論東周齊國的“商人政治”文化.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