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只是緩兵之計?印巴停火兩天后,莫迪首次就本輪軍事行動發表講話,并拒絕對巴基斯坦“認輸”。幾乎同一時間,印度退役陸軍中將“口出狂言”,叫囂對華開戰。那么,莫迪在講話中都說了什么?這對印巴局勢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5月12日,印度新德里電視臺報道稱,印巴軍事行動總指揮已于當天傍晚舉行電話交談,就停火交換意見。報道稱,雙方同意互不采取任何侵略性、敵對行動,一槍不發。同時考慮立即采取措施,確保減少邊境和前沿地區的駐軍。
從5月10日下午達成停火協議,到兩天后一致同意給局勢進一步降溫,可見印巴兩軍指揮官的頭腦還是比較清醒的,停火安排也相當迅速。而反觀一直保持沉默的印度總理莫迪,似乎并不想就此認輸。
據報道,就在印巴軍事行動總指揮同意將局勢降級的同一時間,莫迪向全國發表了一場電視講話,稱印度只是“暫停”了對巴基斯坦的軍事行動,未來將繼續“以自己的方式報復任何襲擊”。莫迪表示,印方將毫不猶豫地使用武力,來消除巴基斯坦境內的恐怖分子營地,這將是印巴關系的一種“新常態”。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莫迪政府無視兩軍高層剛達成的停火共識,公然對巴基斯坦方面“宣戰”呢?有分析認為,莫迪這番表態,主要是出于兩方面因素考慮:一是為了向民眾證明印軍已經達成了“摧毀巴基斯坦境內恐怖分子營地”的目標,停火談判是在巴方請求下進行的;二是為了給后續可能采取的軍事行動做“鋪墊”,證明印方仍然掌握著印巴邊境局勢的主動權。
就第一點來說,由于印度空軍在5月7日凌晨打響的首輪印巴空戰中表現不佳,甚至被曝出一個多小時內被擊落5架軍機的敗績,外界普遍認為,主動挑起本輪印巴戰火的莫迪政府,不僅沒能達成既定作戰目標,還是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被迫收手。此時,莫迪重申印方依舊保留對巴基斯坦境內“恐怖分子營地”動手的權利,也是想證明印軍依舊能夠與巴軍再戰一次。
至于第二個原因,有觀點認為,印方在近幾天的沖突中,把庫存彈藥跟裝備用的差不多了,同巴基斯坦達成停火協議只是“緩兵之計”。換言之,印度軍方可能正大力抽調更多戰機、裝備集結克什米爾地區,為后續開戰做準備。此時對巴基斯坦政府“宣戰”,只是不想背上率先違反停火協議這個罪名。
不過,無論莫迪拒絕“認輸”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都改變不了印巴兩國只在軍事層面達成停火協議,外交方面仍未取得共識這一事實。換言之,尚未就4月下旬“惡性槍擊事件”達成共識的印巴兩國,隨時有可能爆發新一輪沖突。
值得一提的是,莫迪公開講話前一天,印度陸軍退役中將尚卡爾就在一檔網絡節目中大放厥詞,將矛頭指向中國,稱“與其和巴基斯坦軍隊大戰,自己更傾向于跟中國軍隊交手”。至于其中的原因,尚卡爾聲稱,“巴基斯坦人擅長戰斗。”有分析指出,尚卡爾這番表態明顯是在裝腔作勢,為印方在印巴沖突中表現不佳找借口。這種荒唐的邏輯,恰恰反映出了印軍為何在沖突中如此拉胯的原因。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